黄哲
沈阳市和平区四经街第一小学 110003
摘要:近几年以来,小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受到大部分小学老师的关注。怎样真正地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是摆在当前每一位小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小学语文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时,应该充分地对学生合作的时机进行把握,从而避免陷入“为了合作”而开展合作的误区。同时,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获得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以及自主权,以便与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一定的开拓,使其可以真正地借助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实现个人学习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时效性
在新课改要求的推动下,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都开展一种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所以这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授课方式的老师在上面讲解而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知识的埴鸭式教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在当前的阶段,一种比较普遍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参与到课堂教学里面来。
一、建立学习水平均衡的学习小组
想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开展下去,那么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此时就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现阶段的学习基础能力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首先,老师可以应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摸底。例如,开展学习能力摸底考试、语文知识问答活动答等。老师在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能力进行均衡的分组。例如,一个班级一共有学生30个人,老师可以将30个人分成5组,每一个小组6个人,然后老师按照摸底考试学生的实际成绩排名,将前6名的学生作为6个小组的组长,然后将其他学生按照成绩与资质进行平均分配,通过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生差的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好做教学。这样的分组方式可以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这样分组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分组方法,每个小组的学生的学习是比较均衡的,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
二、明确教学核心任务促使小组成员积极参与
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可以充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语文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小组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给每一个小组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从而能够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任务的完成中。比如,老师可以对小组每一个成员的身份进行定位:组织者,记录员,收集资料者以及发言员等。不过,小组每一个成员的角色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应该是随时可以变化的。这样就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小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最大限度参与到学习任务的完成中。
三、老师预设的问题应该符合小组分组合作学习
小组分组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并且积极思考。所以,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上设计的问题就应该比较科学以及合理。首先,老师预设的问题应该讲究难易适度。所设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设置的问题具备学生一个人解答较为困难的特点,老师讲解起来学生不是非常容易听懂。这样的问题只有通过学生在一起开展集体讨论才可以解决。语文老师设计的问题同时还应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探究欲望以及讨论的积极性。最后,老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备一定的层次性,适合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学习。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小组内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的努力,才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四、发挥老师的辅导作用加强对学习小组的把控能力
在当前高效课堂模式开展下,老师的角色定位是课堂的管理者以及组织者。 学生在课堂上是作为主人的角色以及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所以,老师应该自始至终地密切关注课堂上的动态情况。首先,老师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友善的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非常和谐友善,小组学生才会带着乐趣听从老师的安排以及指导,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语文老师也应该密切关注实时的课堂动态,并且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互动之中,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讨论核心问题。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第三,语文老师应该在学习时间上加以严格控制,如学生的讨论时间、发言的时间以及老师总结点拨的时间都应该进行合理的安排。只有这样才可以实时地完成语文教学的进度,并且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
五、总结课例促进作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在学生课堂学习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形成比较鲜明清晰的知识框架结构,每一个单元的总结课都应该得到老师的重视,语文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的优点。比如,在上总结课程之前将学生合理分组,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对每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精炼的总结。然后,在小组内开展知识点的讨论,让小组的记录员做好相关的记录,让发言员做好相关的发言准备。语文老师应该适时地做好相关的指导。在学生充分做好准备的前提下,语文老师让发言的学生在全班进行发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印象,学生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收获。语文老师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可通过作为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这样,一方面能够适时的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的动态以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对当前学生进行教学把控,可以更好地维护课堂秩序,进而给学生学习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六、注重对小组进行优化设置
从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小组合作模式的角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在于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中来,学生都可以通过合作的模式实现个体知识的增加。因此,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对小组进行合理地优化设置,换个说法就是,在怎样进行小组问题的分配上,语文老师应该精心地进行合理的设计,如老师应当根据小组当前的学习情况不断对小组成员进行变动,从而可以实现每一个同学都可以成为其他同学的合作伙伴,以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因为如果小组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是学生在学生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进步差距,某个小组可能因为学习的进度地而被其他学习小组甩在后面,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老师每到一个阶段就应该对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配,这样可以不断跟新小组的合作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小组的合作中,消除了分组的限制。
结束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不过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里面,语文老师切不能大意。因为学生的自制力相对于成年人是比较地的,所以语文老师应该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每个小组的实时讨论情况进行合理控制,这样可以免个别小组发生一些少数学生侃侃而但是大多数学生参与度极低的情况,其次,语文老师还应当注意避免小组讨论的问题偏离教学的中心,造成一种讨论过程表面看起来激烈,但是实际已经离题教学内容的情况。语文老师还应当注意避免学生由于过于激烈的讨论而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由于合作学习是在课堂中开展的,所以,语文老师应该注重控制课堂教学的整体秩序,避免扰乱课堂氛围的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1]李玲.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1):47.
[2]谢士忠.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学习(下), 2013(10):70-71.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