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胡洪彬
[导读] 在当前形势下,技工院校的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胡洪彬
        黄冈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技工院校的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该如何准确把握方向,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壮大发展,有效发挥其引领作用,覆盖地区,服务社会,促进我国技工教育的长足发展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要继续发挥技工教育对技能人才的高端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就业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质量和特色并进,创新教学教研方式和内容,切实提高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形势;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2019年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目前,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不断深入,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因此,加快专业建设,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驱动力。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的特征而言,中高端制造业对知识、技术、智力条件具有高度的要求,对技术技能人才存在着强烈的依赖性。从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格局看,技工院校无疑仍处于主体地位。未来,我们更要以足够的勇气、无畏的精神、充分的自信,继续引领地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学生现状分析
        1.1基础薄弱,缺乏自信
        技工院校由于生源质量较低、综合素养不高,所以在义务教育期间都被师生(相对)排挤,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导致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很多文化科目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并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这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自信心不强,加上当今大学生就业都困难的背景,给学生造成了更大压力,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1.2缺乏自控力与自我约束力
        当今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享受着优越生活,使其形成了自私、性格高傲等心理,再加上青少年内心不稳定,“三观”并未完全形成,思想虽然活跃但是不够成熟,缺乏自我控制与约束力。由于当今学生在思想上不够积极,所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吃喝玩乐上,内心被这些其他娱乐事物填满,在学习上往往不够投入。即使部分学生想要好好学习,但因为缺乏自控力,不能够保持注意力长期集中,影响学习效率。
        1.3学习意识淡薄,缺乏动力
        由于从小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态度十分散漫。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缺乏求知欲,根本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自信,所以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上网、酗酒、旷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非常严重。可见,学生的学习意识非常薄弱,大部分学生是只注重专业课、不重视文化课,也有少部分学生以“混一天算一天”的心态上学,一天学习下来颗粒无收,白白浪费大好时光。同时,很多学生对技工教育不够重视,甚至会有一种自卑心理,认为技工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个档次,所以缺乏学习动力,在学习层面不够积极。在课堂上,无论教师怎样引导,学生都听不进去,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1.4逆反心理严重
        学生处于叛逆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喜欢和教师、家长较劲,明知不对而偏要行之。该阶段学生辨析能力弱,不能正确判断善与恶。部分学生在校园中非常随意,甚至是蔑视学校纪律和制度,反而认为这是一种个性表现,并且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非常弱,很容易自暴自弃。再者,学生步入了青春期,很多学生春心萌动,对恋爱非常感兴趣,虽然这是正常现象,但也要控制有度。恋爱影响最大的就是学业,很多学生因为恋爱产生烦恼,根本无暇顾及学习,再加上逆反心理作祟,导致学生进入到恶性循环当中。
        2.组织教研活动,加大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力度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最有效方式,技工教育指导部门要为校长和教师搭台子竖梯子,促进校与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智慧的碰撞。
        一是组织教学评比活动。

如通过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师专业技能竞赛、说课比赛、教学创新成果评比、专业(学科)带头人选拔、跨校公开课等方式,学校每年将教研活动形成计划落实到具体的时间和人员,促进、带动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人人参与到教学研究活动中,形成教学研究的常态化。
        二是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落实教后反思制度,教师要撰写教后记,将每次教学活动中某一教学片断引发的思考、感受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学校可定期以校或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典型案例大家评活动,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成长。市级技工教育指导部门适时组织校长、教师参加关于教学管理或课程改革的专题经验交流活动,创建信息化平台,开放教师论坛,共享典型教学案例和科研成果,激活以学习促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是做好教学研究的监督与指导。技工教育指导部门要指导、督促技工院校结合实际及时更新教研管理机制,制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教研管理制度。不能以公开课作为完成教研任务和教学成果展示的主要手段,而要深入挖掘切合教育规律、满足学习需求、创新教育理念、发挥实际效能的研究途径,制定系统的教学评估策略,开展多种新式的督导和评估。有条件的可开放学生或家长沟通平台,通过校园网投票、网上意见箱等形式,及时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或办法。
        3.制定技工院校创新发展模式
        面对新形势下的技工教育,首先应根据新需求实现教育现代化新形势。在职业教育中,对新形势下行业需求,进行新的调研,包括教育发展规模、层次、结构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优化,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创新的培养体系。同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学校层面还应该做到分类指导、责权明晰、综合协调的原则,以达到创新教育教学的管理与实施。
        3.1优化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技工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一定要符合技工特色,技能学习既要实用,又要够用,以适应新形势下对技工人才的需求。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根据产业和岗位需求,明确定位培养,对接行业,建立相应的教学实施计划、典型工作任务和通用素质教育课程;规范化职业培养,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相匹配,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教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技工院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体化教学改革都将实施下去。应当建立一套完整体系的教学改革的目标、工作任务和授课方式,等等。
        三是分层教学的实施。技工院校可依据技工人才需要,按培养目标适用、够用的原则分层教学,实现不同层次学生与不同层次企业、不同层次学生与不同工作岗位之间在教学与实践方面的有效衔接。
        3.2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
        一是政府要加大力度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政府搭台,校企联姻,实质性支持企业和学校对接,技能人才共同培育;
        二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实行产教融合。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让产业和学校互融,用发现的眼光发展职业教育;借鉴企业运作模式,探索各类联合办学模式;根据行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如:企业与合作的技工院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确定教材;共同参与学生选拔;让学生在学校接受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培训,等等方式来实施。
        三是继续优化好的校企合作方式,如订单班、冠名班等培养形式。工学结合是技能型人才快速成才的必要途径,学校每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只有不断优化现有的工学结合运行模式,才能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4.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多是落榜生、辍学生,所以在行为上、心理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这就需要发挥教育管理作用,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途径,全面推动学生健康发展,采用刚柔相济的管理方法,做到以理服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华社,2010-7-29.
        [2]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2010-08-23.
        [3]喻勋良.新时期技工学校全方位管理实用手册[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