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自闭症儿童班级课堂融合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姚君
[导读] 现阶段,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逐年呈现上升的趋势,
        姚君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   湖北 武汉430000

        摘要:现阶段,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逐年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与儿童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自闭症儿童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1]。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深入贯彻和落实以幼儿为本的观念,在班级课堂中关心爱护每一位儿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儿童,主要是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同时要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对其心理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努力让儿童敞开心扉。文章针对小学中段自闭症儿童班级课堂融合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班级氛围;实践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发展,儿童接触最多的就是学校和家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儿童的内心有充分的了解,家长在忙于事业的前提下也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发挥家校合作的重要作用[2]。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与儿童保持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教师或者是其他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时刻关注自闭儿童,增强与这些儿童沟通和交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自闭儿童的优点,让这些儿童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让自闭症儿童感受到温暖,让他们知道没有人歧视他们,没有偏心其他人,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也要细心引导,和颜悦色的指出儿童出现错误的地方,让自闭症儿童加以改正。自闭症儿童的思维与性格开朗的儿童有一定区别,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自闭症儿童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学生一起玩耍,与教师加强互动,发现人性是善良的,生活是美好的,让自闭症儿童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学习和未来,做最好的自己和最棒的自己。教师可以定期举行主题班会,或者是班级汇演,让每个学生准备才艺演出,班级前后桌准备话剧表演、小品表演或者是相声表演等,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给自闭症儿童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使他们在集体中发现自我,享受集体带来的乐趣,积极融入到班级体中。班级是儿童接触最多的地方,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让儿童主动敞开心扉接纳他们,融入到集体生活中,让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3]。


        二、加强沟通多了解儿童
        班主任教师以及其他任课教师要多关爱一下自闭症儿童,把更多的爱给自闭症儿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加强沟通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沟通交流中可以尽可能多的了解儿童。自闭症儿童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其身心处于不成熟阶段,一直缺少沟通任其自行发展很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树立错误的思想观念,心理问题愈来愈严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与这些儿童的沟通,可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儿童的心理状况,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老师不但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儿童感受平等,而且可以让其他儿童积极主动地和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起玩耍,他们刚开始可能会拒绝一起玩耍,但是久而久之就会敞开心扉接纳他人,与气人成为好朋友,感受到朋友间的乐趣,不再封闭自己的内心。老师们也要对自闭症儿童制定合理的计划,让自闭症儿童积极和主动地融入到班级的活动中通过有效交流了解到学生实际情况,调动自闭症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彼此间的感情,课上是师生关系,课下是朋友关系,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三、家校合作沟通的纽带
        家校合作的方式对儿童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长和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如,微信电话、微信视频、QQ等方式,教师将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发送给家长,家长也可以将儿童在家的表现让老师知道,一起为自闭症儿童的发展出力,让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比如,一些自闭症儿童课上不积极地回答问题,课堂参与度地,老师就可以把他们的表现发给家长,让家长有一定了解,然后家长进行一定的教育。还有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在家闷声不吭有时候暴躁,胡乱发脾气等,家长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把他们在家中表现反馈给老师,老师运用业余时间与学生沟通,进行思想教育。部分自闭症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家里的长辈为了孩子的安全,很少带儿童出去玩耍长期闷在家中,与外面的世界缺少联系,渐渐的消失在热群众,父母要陪伴儿童,再好的教育都不及陪伴。慢慢的让自闭症儿童融入集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自闭症儿童最强烈的表现就是封闭自己的内心。老师要给这些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同时老师也要创建良好的额班级氛围,调动自闭症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融入到班级中,敞开心扉接纳别人。家长和老师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针对他们在校以及在家的表现,制定相关的教育计划,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重要作用,促进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海玉. 融合教育下孤独症儿童康复校本模式的实践研究[J].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8.
        [2]曾刚. 自闭症小学生随班就读融合结果的个案研究[D]. 2016.
        [3]黄靖. 自闭症孩子小学融合教育个案行动研究[J]. 读书文摘(中),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