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吕金德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升
        吕金德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也在加强。小学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又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不仅应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还需落实培育核心素养。古诗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情感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新课程为时代背景,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可采取的策略进行研究,进而为教学的开展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研究
        当下,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学校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转变,传统以寻求答案为主的应试教育思想逐渐被以培育创新素养的素质教育观念所取代[1]。小学阶段,古诗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方法的变革时,教师不仅应寻求提升创新能力的解决办法,还应结合古诗教学的相关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小学古诗开展全面、科学、高质量的教学。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概述及重要性分析
        古诗可按照音律及内容进行划分[2]。其中音律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照内容划分主要有:抒情、叙事、思乡以及怀古等[3]。古诗通常具有字数相同、平仄押韵等特点,在语句上表现为精炼,构思体现巧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中重要的里程碑。
        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对古诗句的含义进行讲述,确保学生理解古诗含义,同时透过古诗还能了解一个时代的特征,清晰认识到古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被传承,开展古诗教学,学生体会古诗中的情感表达,从而不断培育自身文化修养。
        二、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虽已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观念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但仍旧存在部分教师继续沿用原有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并不特别关注学生综合素养[4]。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按照课本内容知识点,对古诗的诗句含义进行讲解,并不会引用、关联与拓展课外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单一地讲解时常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掌握情况难以反馈至教师,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案与计划不能因教学效果而调整,从而产生恶性循环。此外,传统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削减作用,将会诱导学生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进行学习。我国古诗数量众多且几乎遍布历朝历代,同一时期不同的诗人所创作的古诗也各具特色,呈现文化丰富、内容深刻特征。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对古诗内涵的理解相对片面。
        2.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缺乏重视
        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知识层面,缺乏帮助学生完成语文学习框架的构建,时常认为语文学习只需多读书、读好书即可,在古诗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掌握古诗的内涵及意义并不做强制要求,仅对古诗全文字面意思进行讲解。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认为学习古诗的重要性低于课本中其他的基础知识,从而忽视对古诗的学习。如在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教学时,教师往往只针对诗句进行逐个翻译,并没有带领学生对古诗的内涵、意义、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感做深入探讨,造成学生学习完此篇古诗后认知尚浅且片面,难以对诗中所叙述的内容深刻理解,更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背景下,古诗教学的标准与要求相应提高,重点强调了培育学生对于古代诗人写作情感的体会与认知,同时对创作的时代特征了解并掌握。教师的教学观念应当跟随新课程既定的标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取适合学生学习古诗的教学方式,加大对人文情感、传统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对诗人创作的意图与心理特征有所感悟。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还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能够主动理解并探究古诗的内涵,从而对诗中情感更加感同身受。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与深刻的内容,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可以更好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情感。
        2.开展情景教学
        古诗所描述的内容通常以写实为主,即便存在抽象的画面也能结合多媒体及相关技术得以呈现。因此,小学古诗教学可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教师根据古诗词中的意境、含义等,将诗中所叙述的画面转变为音频、视频等形式,使印刷在课本中的古诗能够图文并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此种方式对学生理解古诗内涵有着极大的帮助,消除学生与诗人、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感。如《望庐山瀑布》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以视频动画展示,学生能够看到诗人所看内容,对诗句的创作能做到深刻体会。同时,将学生带入情景中,更能激发学生自身思维,不仅深刻记忆古诗内容,还能帮助刺激学生灵感,找到自身学习古诗的方法与路径。
        3.结合古诗背景
        小学古诗教学中存在对同一作者的多首古诗进行学习,虽然每首古诗所创作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同一作者所表达情感的方式、叙事手法较为统一。因此,即便在不同的背景之下、不同的喜怒哀乐之间也能总结归纳出作者所创作古诗的共性特征。此外,对教学古诗横向分析,在同一时期内通常也存在较多古诗作品,受同一时代特征的影响,一定时期内的古诗情感与描述内容也较为相似。如盛世时代创作的古诗与颠沛流离时代所做古诗有着显著差异。古诗教学通过横向、纵向总结归纳能够建立古诗教学与学习的整体框架,有助于学生对古诗形成全局化思维,进而提升古诗教学的意义。
        4.赏析名句教学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作为文化情感中的一种表达形式,教师、学生应以赏析的态度进行古诗学习,对于古诗中的名句可组织开展活动,邀请每位学生分享其认为最优秀的名句,从而使学生之间能够深刻体会诗句内涵,提升文化情感素养。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赏析诗中名句,同时可组织每位学生分享一句个人认为与表达思乡情感相关的名句,引经据典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更易引起思想中的共鸣。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结晶,是集古人智慧、人物情感、时代背景为一体的文化瑰宝。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呈现高质量、严要求的特征。小学语文积极开展古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文化认知、精神内涵等,同时还可拉近学生与古代文人间的距离,良好体会其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本文首先对古诗及重要性进行概述,根据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重点探究了古诗教学的策略:转变教学观念、开展情景教学、结合古诗背景、赏析名句教学等。相关研究成果以期能够为我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古诗,为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费小欣.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分析[J].中华辞赋,2019(10):181-182.
        [2]刘雪.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01):51-53.
        [3]范长春.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4(08):187.
        [4]刘建新.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