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丁斯琴
[导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丁斯琴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宝龙山中心校    029315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作文教学方面的发展最为显著,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表达能力均出现了显著的提高。故分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但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毕竟有效,需要教师积极组织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对于各项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快改进作文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语言组织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作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作文是一项具备文字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活动,如果无法充分体验到写作的快乐,那么学生很难对作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课外阅读融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有效丰富语文学习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针对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大多具备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其遨游于新知识的海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语文作文学习方面的收益,同时能开拓自身视野,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知识面的要求逐渐提高,课内阅读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配合有效的课外阅读,以进一步吸取各学科知识,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感受学习成就感的同时,树立起对写作的信心。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大部分家长都十分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也会主动为孩子购买有益的课外读物。但一些家长由于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无法在阅读方面给予孩子针对性的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合理利用课外读物涉及领域广的特点,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作文教学难度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小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常常无从下手,勉强写出来的内容也缺乏真实的情感流露,给人一种空洞、虚假的感受。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大量的阅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其写作语言更加顺畅,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作文更具内涵,也更具创新力。作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文教学效果。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科学合理的写作教学计划是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各项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开展下去的前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以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阅读能力为基础设计完善的教学计划。为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作业量,有侧重地布置阅读任务。学习完《桂林山水》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读一篇自己喜欢的写景文章,然后摘抄自己认为比较出彩的景物描写片段,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另一方面,受年龄的影响,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普遍存在定性不强的问题,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融入游戏教学法,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二)学习写作结构,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虽然不是让其成为文学家或语言学家,但写作结构的学习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为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一定要关注其文学质量。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类电子产品已经渗透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难免会受到影响。手机、电脑等设备中的多媒体资源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由于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制力,所以沉迷于网络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在布置阅读任务时,教师应尽量避免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寻找,帮助其养成纸质书籍阅读的良好习惯。另外,每一篇优质的课外阅读文章都是作者遣词造句、细心创造的结果,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应重点讲解必要的阅读技巧,绝不能让学生毫无目的地浏览全文。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一开始便强调写作结构的构造,那么部分学生可能听得“云里雾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先从概括段落大意讲起,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文章,一边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用尽量简短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三)积累写作素材,增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积累本,并定期检查其素材积累成果。然后从积累字词开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尚不充足,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字词,这时不仅要记录在积累本上,同时也要查阅字典或者请教他人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和含义,并附上完整的注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中也包含着不少名人名言,学生摘抄下来后,教师需抽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进行集中讲解,从而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其中包含的意义。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也要关注其是否应用到了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如果运用合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积极表扬,并向大家说明这样用的恰当之处。
        
        课外阅读是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明确阅读与写作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思想的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罗江陆.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2018(3):8.
        [2]肖燕.探究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7(12):90.
        [3]葛春香.课外阅读助力作文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