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娇
沧州市第一中学,河北省沧州市,061000
摘要: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全新的教育机制目标为标准,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写作能力,在作文中充分应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是体现其综合素养的重要元素,应用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才能体现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教师进行思维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实现思维的优化组合,让学生利用写作这样的表达方式促进其自身健康发展,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真实的情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视角;高中语文;创造性思维
引言:
创造性思维主要指的是没有明确遵循的规则和条件,学生而无法直接利用,而需要进行思维优化组合才能进行综合利用的内容,这也是体现学生创造能力的核心和实质。创造性思维将多种思维方式灵活应用在具体的创造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所以教师要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方式,让其表达更多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并且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融合自己的真实情感,让学生的写作作品同时体现出思维和情感才能让其写作能力不断提升。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好处分析
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是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元素,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写作教学的主要意义就是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具备多种思维融合应用的能力。其中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具备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过程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其在多种途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这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光是基础知识能力的应用,还是思维意识和创造意识的应用,高中阶段是学生进阶自身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除了对其进行知识教育,还要让其在实践活动中具备更强的思考主动性和创造能力[1]。
从知识结构角度来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身不受思维模式的限制,所以教师在语文写作课堂中要从学生视角下进行创新思维计划的应用,深刻性、跨越性以及批判性的创造性思维被学生应用在写作中不光可以让其学习成绩有所提升,还能让学生正确理清知识结构和顺序,为其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做好准备,实现其未来的多元化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融合能力
思维融合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高中阶段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组成因素,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元化思维融合标准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要让其运用创造性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让其在灵活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迁移[2]。知识迁移并不意味着鼓励学生对范文照搬照抄,相反,教师要对学生照搬照抄的行为进行制止,正确引导其仿写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水平,进一步完成思维融合能力提升的目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有意识让其具备思维和语言训练的能力,例如,通过仿写文言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具体体裁,具备围绕同一件事情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描述的能力,这都是重要的知识迁移过程。思维融合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用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并且在教师引导的过程中,思维融合也可以让师生之间建立更好的沟通关系,让学生敢于尝试全新的写作方法,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融合的逆向就是反向思维的应用,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在原有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反向思维应用,除了可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也更利于学生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灵活应用,体现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写作风格[3]。
(二)积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多创意来源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会对创造性思维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要通过创造性思维的正确应用鼓励学生提高创造能力,让其获取更多创意来源。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写作资源可以让学生的写作素材具备生活化和多样性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开阔自身的学习视野,帮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具体的素材分析[4]。生活实践经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让其有更多的心得体会,将内心的心得体会进行正确处理之后学生就可以具备创造思想,同时可以在文章中融合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创造性思维的正确应用。
(三)利用全新的教学手段,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教学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是影响其自身能力发展和思维应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积极响应创新教育机制的要求,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其可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有更多思维创新的空间,融合新的资源和技术可以让学生对各种文字、图片或者视频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师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可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不断提升,对丰富的信息进行积极整合吸收之后也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学生的写作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趣味性较强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也能在高中阶段严肃、安静的氛围中埋下轻松快乐的种子,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其在轻松快乐的范围中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创造性思维的应用。丰富的信息整合吸收之后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体现的学生视角就是情感和理性思维的双向应用,教师要对其进行点明,并且鼓励学生为后续的创新思维应用预留更多的空间,实现思维磨合之后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其内在的创造技能
想象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写作来源,教师要在创新性思维培养计划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其内在的创造技能。想象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定义差别,从学生角度来看是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从教师角度来看则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加工后的产物。这两者相互之间的区别是教师进行重新解读的主要原因,从学生角度对其进行能力培养才能提升课堂效率,让创造性思维培养具备更好的先行条件。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事物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联想创作,从隐藏在山野中的木屋可以联想到木屋主人的一系列行为,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将脑海中的想象和视觉效应中的表象进行分解组合之后可以加工出一个创意十足的写作作品[5]。类似的想象型训练都可以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创造潜力,教师需要不断挖掘,不断探索,积极实现写作教学的扩展延伸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让其在具体的实践中融合自己的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其内在更多的创作潜能,实现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学生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和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区别,所以教师要积极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才能激发其内在的创造性思维,为其未来的良好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调整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进行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秀峰. 浅析高中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 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4, 000(006):83-83.
[2]黄银秀.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05):36.
[3]吴文胤. 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5(10):13-13.
[4]李星平. 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J]. 中外交流, 2017, 000(016):292-293.
[5]李新艳. 探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3, 000(010):P.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