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安荣
[导读] 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就是中年级的阅读教学

        安荣
        贵州省德江县长堡镇中心完小  565207
        摘要: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就是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而不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是它与低年段、高年段阅读教学混淆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任务分析理论,明晰自己的学习目标,澄清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小学阶段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本文将在结合任务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在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应用做出探讨分析,以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
        关键字:任务分析理论;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应用分析;

一、任务分析理论概述
        任务分析理论是一种提供给教师的教学任务规划指导方针,其主要理论实质是说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可以依据教学纲目对整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然后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估,分析,进而结合以上分析总结制定全新的适宜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步骤。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例如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基础素养,学习状态等,对这些具体的能力目标进行分析,在制定教学方针,才能更好的适宜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更好的教学安排。
二、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想象力        
        阅读文章是需要带着一定的目的和情感进行的,而不能死板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应注意各个人物或事物之间的练习。例如课文前后部分的联系、每一句话之间的联系、或者课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例如在学生在阅读《卖火柴的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为学生阐述这篇文章的故事背景,让学生对作者想表达的含义感同身受,对小女孩悲惨命运感到同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还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了如何分别善良与丑恶。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应在每节课中预留出至少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用来预习即将学习的知识。为了不让学生感受到太大的学习压力,教师最好将预习时间放在课内,并要求学生在预习好之后相互讨论。这样一来,不仅使枯燥的.教学时间减少了,还提高了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通过画图、批注等方式来记录预习内容,并小声将课文读出来,在课后将自己对课文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

        
(三)加深学生文章理解        
        语文课文或者文学作品当中都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作为一名小学生,可能很难对其中的意境有深刻体会,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任务分析理论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色彩。例如,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试着这样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针对这篇课文,大家希望通过一种怎样的感情来朗读它呢?”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说道:“让我带领大家带着一种向往的感情去阅读并感受这篇文章吧。”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的“情感大门”被完全打开,随后就可以自行进行阅读了。在阅读结束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思考,进行讨论,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认知。
(四)突破学生的朗诵感悟        
        叶圣陶曾经说过:只有多阅读好的作品,多训练自己的预感,才能更好地驾驭文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进行朗诵,在朗诵过程中获取丰富的个人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各种诵读相关的活动,朗诵比赛、小组朗诵、领读等。而朗读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速度、精读、略读等。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把握好两种朗读方式的应用,分别是教师范读与学生领读。在语文阅读课堂中使用范读和领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生字与生词。
(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不断纠正学生不好的习惯,尤其是思考习惯,鼓励学生将心中的疑问大声说出来,敢于对课本及教师的观点进行质疑。例如在每一次课外阅读课程中,教师首先会先要求学生阅读两到三篇短篇故事,通过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针对故事情节提出一些相关的小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如果学生能够在阅读完成后正确回答出这些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有一定疑惑和困难点,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造成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没有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而造成的。要想使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堂效率得到提升, 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任务分析理论指导教学方法, 然后结合学生需求认真策划教学方案,设置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任务,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语文阅读课程。


参考文献:
[1]韩丽娜.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000(002):52.
[2]朱玉英.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00(037):43.
[3]蔡建兰.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000(036):28-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