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海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小学 重庆巫山404707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在各地实行了多年,在这一过程中,“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标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加强教学理念转变和教学理论学习,有意识地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探究与实践
“翻转课堂”是一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这一新模式下,学生自主探究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上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表达者,而老师则扮演了辅助和引导学生的角色。这一教学方法体现了新课改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追求,因而受到教师们追捧。但是,这一方法在我国还不是主流的教学模式,各地教师在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那么这一方法究竟有哪些优点?在实践中又该如何更好地推行呢?
1.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推广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知识的探索者,这相当于预设了“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相较于刚入学的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电脑的能力,这确保了他们具备进行自主学习的潜力。因此,“翻转课堂”也特别适合小学语文的教学。小学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翻转课堂”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此外,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这种特点适合学生自主探索,广泛挖掘,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完成价值观的培养。这些条件使得“翻转课堂”对于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来说不仅是可行的,也是适宜的。
2.“翻转课堂”的优点
2.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的优点中最主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换代加快,作为一个终生学习的年代,学生要在今后中的职场中保持竞争合作力就要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持续学习的能力,而“翻转课堂”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
2.2提高学习兴趣
在“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传统课堂上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所以学生往往更主动更有热情。而且,“翻转课堂”的形式非常丰富,过程包括课前自主探索,课中表达学习成果,课后评议总结等过程,学生要和教师、学生等多种角色进行互动,遇到问题要自己想办法克服,那么就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更大的自主性,也能提高学习兴趣。
2.3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基础来确定学习内容的。这比教师给班级里所有人讲授相同内容的形式更适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学习效果也会因此提高。同时,学生对自己经过努力习得的知识也理解得更加深刻。这些因素共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3.“翻转课堂”的实践建议
“翻转课堂”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在它被引进到中国后,又经历了在中国教育体系下的实践检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各地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却没有统一的流程,教学效果参差不齐。那么怎么更好地实施“翻转课堂”呢?
3.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模式
首先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积极拥抱新方法,大胆探索新模式。许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思想建设,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了解到“翻转课堂”的优越性。
3.2精心设计流程,做好准备工作
“翻转课堂”虽然使得教师不必像传统上那样备课,但是不代表教师就不需要精心准备,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准备更多的内容。课前,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课程主题。一般来说,涉及全球性的或者社会性的内容会比较合适。比如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索中认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课中,教师要记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成果并及时点评。课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出问题,供学生继续探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看似不再占据课堂中央,但要时时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3.3有意引导,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改变了传统的角色,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探索,教师从旁指导。尤其是在刚开始实施的阶段,要给学生提供可供探索的学习资源,否则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这些资源可以是教学视频、教学网站或者推荐书目。比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环境问题的纪录片或者环保主题的世界大会。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点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误区及时纠正,表扬表现好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方法,树立榜样,让学生体验到乐趣和荣誉。
3.4开展合作学习,划分学习小组
“翻转课堂”非常适合与合作学习一起开展。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受制于家庭条件限制也没有可利用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划分成学习小组来解决这一问题。学习小组的人员组成要精心安排,做到小组里有学习成绩好的人能主导整个学习过程、有组织能力强的人能联结起小组成员,有成绩不好的人能受到他人的帮助等,实现组内多样性和组间平衡性。教师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效果评比,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5设置教学目标底线,缩小学生差距
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学生或者学习小组的探索成果可能会非常不一样。“翻转课堂”势必会出现有的学生学的很深入,而有的学生又所学不够的情况。因此教师不必在课堂中完全隐身,要设置底线,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内容,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结束语:
“翻转课堂”拥有着许多适合新时代发展目标的优点,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求我们更加谨慎。本文在分析了“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之后,重点介绍了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方面。广大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陆琼珍.“翻转课堂”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中外交流》,2019,026(033):226-227
[2]郑杏.浅谈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读天下(综合),2020,000(009):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