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李泽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李泽芳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校    40226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也只有不断提升教学效能,才能积极的强化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继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以不断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能。本文将就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二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如忽视备课、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方式单一等,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转变小学语文施教策略显得势在必行。本文将分三个方面,就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在备课上要精准
        备课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准确了解学情、教材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的基本环节,通过有效化的备课工作显然可以促进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要积极的树立“教学必备课”的意识,以为小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备教材。在备教材时,教师先要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内容,了解不同单元的主题,把握教材的重点,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抓住课文的特点来进行备课。在备教材时不仅要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还要了解本课所延伸的课外知识,做到“吃透教材”。其次,要充分备学生。需要教师积极的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如课堂评价、课堂观察、师生谈话、摸底考试等,对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量、个人学习兴趣爱好、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解,进而较好的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把握。最后,教学目标要精确。例如在讲授《村居》时,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学习和理解诗歌中的生字词,并讨论如何高效的进行识记;全面化了解该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等,让明确的课堂教学和精准化的备课助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在教法上要丰富
        教学方法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托,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会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和重要的影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并不断的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使用,进而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激发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生机和活力。例如,不同的情景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一节课可能需要使用好几种方法,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更立体、更形象、更丰富,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例如,在讲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节课内容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讨论和读演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为学生布置几个小任务,如该节课都包含哪些生字词,如何进行识记?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的自然段是哪一段?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试着去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讨论中集思广益,让他们互相启发。课文讲授完之后,还可以让学生采用读演的方式来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如可以先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深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特色,从而进一步的激发二年级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活力,不断的助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能的提升。
        三、在评价上要多元
        教学评价也是小学语文二年级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组成,通过有效化和高质量的课堂评价可以积极的对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进而不断的发现学生学习短板和薄弱环节,助力学生的不断改进和提升,自然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评价实施,并积极的将过去单一化的课堂评价转化为多元化、多主体的课堂评价。例如,在学习《羿射九日》小节内容时,要积极开展多元化评价。一方面,评价语言要多元化。如要在合理运用传统用语的基础上,积极的引入肢体语言,像当学生回答正确了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竖起大拇指,当学生遇到问题不能解决后,教师可以给予一个饱含赞赏的微笑,进而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另一方面,评价形式要多元化。传统的课堂评价中往往采用教学评价学生的方式进行,不利于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利于提升评价的客观性,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的引入师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小组组建轮流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效的唤醒学生在评价环节的参与活力,进而助力后续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
        总而言之,有效施教策略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积极地沉下心去学习、去改变、去进步,同时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认真进行备课,积极的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运用,并组织开展多元化和多主体的课堂评价,从而进一步梳理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助力学生语文学科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9-90.
[2]邓雪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24):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