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蕊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中心小学 715301
摘要:在小学课程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必须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从低年级小学生的角度来看,学好语文这门学科,便能够使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从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况来看,低年级的小学生虽然活力四射,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但是其活泼好动,所以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然而一堂课的时间本就有限,所以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效率,则是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效率
在如今,新课改的深化推进,对于小学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更为关注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但是,从目前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来看,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效率并不够理想。语文作为基础性的学科,更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关注高效课堂的打造,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对此,文章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做好备课工作
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备课作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所以做好备课工作,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虽然备好课不代表能上好课,但不备好课一定不能上好课,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必须做好备课工作。首先,备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在备课时,教师需要系统性的了解教材,抓住教学内容的主次,并合理的制定学习目标,才能够将重点教学内容凸显出来。其次,备课文。教师需要对文章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并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文章,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才能够将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引到文章中,使学生对全文及中心思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在备《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读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以及心愿,同时还需要使学生了解植树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再次,备教材。对于整篇文章的分析,教师需要从本单元的教材着手,由于新教材的知识体系较为清晰,所以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特点来备课。最后,备学生。从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学生在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在最大程度上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掘出来。
二、巧妙导入新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一堂课中,导入作为最开始的环节,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兴趣则是最好的向导,在兴趣的引导下能够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所以,对于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开展,教师需要巧妙的导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向往学习的心理。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导入方式和技巧,通过一幅画、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谜语、一段动画等学生喜欢的方式,将语文新知导入,为整堂课做一个良好的铺垫,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就要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并善于抓住导入时机,激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以此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拼音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在教学《汉语拼音》这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择图片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在课上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寻找图画中藏着的拼音,此时小学生的兴趣非常的高涨,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学生通过这种有趣的导入活动,快速的融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三、把握教学节奏
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年级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掌握好教学节奏,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遵循“动静互补”原则。在课上,教师每讲一个知识点,就要让学生互相讨论,为学生留有参与的时间,才能够帮助学生经过理解、消化等过程后,牢牢掌握技能。
所以,对于语文教学,教师就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使学生“静”时“动”起来,“动”时“静”起来。其次,遵循“疏密结合”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非重要性的知识点,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对于重点内容的教学,教师必须认真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听明白,能够有效的掌握知识。最后,遵循“张弛有度”原则。在具体的教学中,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学生自主学习便能够理解,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快教学速度;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仅要放慢讲课速度,还要设计相应的问题,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的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姓氏歌》这篇课文中,全文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诵读,教师便可以让学生结合汉语拼音朗读课文,加快教学节奏。同时,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识字,认识偏旁部首,在此部分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放慢节奏,并让学生能够仿照课后例子,介绍自己的姓氏。
四、优化评价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必然少不了评价环节,而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都是一种兴奋剂,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虚荣心,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课上,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渴望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学生在发言后,教师尽量不要使用“错了”、“不行”等否定性的评价语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在课上对于学生的评价,尽量的选用“非常好”、“你真棒”、“再接再厉”等肯定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积极发言行为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才积极踊跃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猜字谜》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猜谜语的活动,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猜谜语活动,在猜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教师不要立刻予以否定,而是要让学生再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更适合的答案,学生会更加积极的参与猜谜语活动。
五、创新教学手段
从低年级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此阶段的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依据学生的这个特点,选择一些立体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直观的展示课文内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样的教学比教师反复的讲解更有效果。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便可以创新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打造一个声音、画面俱佳的学习环境,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并激起学生的语文兴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如实物教具、挂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例如,在《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图片,使学生对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此时学生刚刚进入新的学习阶段,还没有完全的适应校园生活,在课堂中,这些孩子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甚至爱做一些小动作。虽然此时的小学生对于周围一些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其思维还处于具象化阶段,关注到的仅仅是物体的整体面貌,所以这就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过低。因此,针对低年级语文的教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起来,认真备课,观察和了解学生,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在促进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以此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陆忠梅.如何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效率[J].科普童话,2019,(40):111.
[2]王秀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08):77.
[3]王孝宝.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读写算,2018,(34):92.
[4]黄爱艳.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18,(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