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荣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 2535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了,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构建起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这对提升学生自身体育综合素质也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如何将情境创设的教学理念贯穿到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当中,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成为了现阶段教师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效
引言
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维持他们良好的身心健康水平,是提高学生身体体质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创新体育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体育锻炼知识和技巧,还可以塑造他们阳光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在丰富的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运动快乐。
一、实行开放教学,充分展现学生个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展开的。因此,教师要转变一把抓的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所以,教师在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例如,在对学生测立定跳远的时候,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与课堂表现,适当调整考核目标。就男生而言,2.0米为最低标准,针对班级里体育水平较高的则定为2.4米,一般的为2.2米,体重较大或者本身体育素质较差的则定为2.0米。又或者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自报学习目标,这样也有利于改善过于强调统一性的弊端,真正发挥出每个学生的特长,展现他们的个性。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有些足球爱好者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足球技能,在足球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设定颠球、射门等目标,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轻松的体育教学活动,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体育素质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
二、鼓励学生为主,合理设计教学评价
以生为本的理念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的体现在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认识到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事实。只要在学生原本的体育技能水平基础上,经过体育课堂的学习与锻炼有了一定提高,达到了体育提高身体素质的主要目的,便提出鼓励与认可。而不是用死板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价值感,否定或忽略学生的进步,进而使其丧失对体育的兴趣。例如,在推铅球教学中,因为身高、体重、力量的差异,不同学生掷出的距离肯定不同,因而笔者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以尊重他们的最初体育能力。在经过笔者的示范和指导之后,学生再次练习,笔者秉持进步的标尺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表扬与肯定,这样,学生能感觉到自己学习的成果和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体育课便不再是一个无聊枯燥的摆设性存在,而是一个具有关怀与热情的活力舞台。这样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是高中体育的核心,对学生情感与意识朝积极方向的引导,才是以生为本的本质,所以,它也是能够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素养的有效措施。
三、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氛围,消除学生抵触情绪
传统体育教学形式单一,一般都是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来开展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教学,教学手段的创新能力和活力都比较差,学生对于这样的沉闷的教学氛围感到无趣,也会随之对体育项目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既不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去,又容易对这些项目敷衍了事。因此,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变得十分重要,这也是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手段的有效方式。比如,在进行障碍跑的体育教学时,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速度、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将游戏“喊数抱团”运用到教学开始前,学生按照围成圆圈顺时针慢跑的过程中,当听到教师指令时,立马与邻近的同学按老师所喊数目抱团,没能抱团的同学表演节目。从这个过程中看出,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能够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真正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四、应用竞赛教学的方式营造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最为明显的心理特点体现在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喜欢表现自己,并且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教师在展开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对现阶段高中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进行准确把握,从而使培养起学生的荣誉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接力跑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展开迎面接力及障碍接力跑比赛,将3名同学分为一组,最后得出前三名。由于比赛具有竞争性,学生很容易投入到其中。
五、教师应该对每节课程进行精心设计
教师在展开体育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准备以及设定,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的教育内容范围、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及教学方法应用等。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教师不能迟到,要比学生提前到达操场,教师还应该对示范动作的标准性进行提升,在课堂上教师时刻都不能放松自己,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
六、注重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来说,教师想要保证教学活动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就应该注意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教师没有好感,那么自然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以及学生共同的职责。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应该对学生现阶段的成长状况给予充分关注,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当学生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遇到不解的问题时,教师都应该及时帮助其分析解答,做学生的欣赏者及赞许者。
结束语
高中体育教学在塑造学生人格和强壮学生体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创新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路,不仅能为体育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还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强健学生的体魄和塑造积极乐观生活学习态度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理松.提高高中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探索[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66-169.
[2]叶庭.高中体育有效模块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4):116-117.
[3]王亚.浅析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策略研究[J].才智,2018(3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