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恒林
商南县高级中学
摘要:地理教育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发掘身边的美育素材,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能够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地理教育之美,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章是在结合商南高中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让学生搜集整理,发掘当地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通过调查,分别从金丝峡的自然美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方面入手,整理了金丝峡各景点的特色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
美学观赏性是旅游资源能够提供给旅游者的一种审美体验,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在实际的旅游资源开发中,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往往决定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效果。因此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评价在旅游资源的整体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的美感质量评价往往仅强调符合形式美原则的风景名胜景观的美学价值,尤其是风景的线条、形体、色彩、质地、多样性、其特性和协调性等形式美原则成为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主体。
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商南县境内,地处秦岭南坡与巴山北坡交接地带,属于长江流域汉水支流丹江中游地区。境内地势起伏,谷岭相连,水系发达,森林茂密,花草繁茂,景色优美。金丝峡景区内风光秀丽,风格独特,具有窄、长、秀、奇、险、幽的特点,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与一体,步移景异,景象万千。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
在高中现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参与实践的地理活动较少,学生的审美教育及地理素养不能有效提升。金丝峡的美学价值调查报告是在充分发掘地理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审美教育的实践,通过学生调查整理,体验地域文化,增加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最终汇聚成本研究报告。
本研究报告从一下几个方面来介绍金丝峡的美学价值:
一、独特的自然地理美学价值
金丝大峡谷内有白龙峡、青龙峡、黑龙峡和石燕寨四大景区100多个景点,峡谷总长20余公里,最深处至今人迹罕至。金丝峡以奇侠著称,期内白龙门、月牙峡、一线天,山连山,峡连峡,九曲十八弯,千曲百折。
山峰溶洞别有洞天,有龙头峰、狮子峰、蜡烛峰、牛角峰、三才峰、等形状似兽似物,姿态万千,重重叠叠。另有妙趣天成的玩石,如飞来石、连心石,石生树、塞峡石等美妙绝伦,惟妙惟肖。另有陡崖之险如罗汉崖、七星崖、猫耳崖、鸡冠崖等气势雄伟,险峻异常,有“峭壁则无属蛇路,山雀进峡也不飞”之险。在奇峰绝壁间又分布有溶洞二十多处,如有较高游览价值的金狮洞、连心洞、穿山洞、莲花洞等。白龙峡,俗称七里峡、北峡。峡口左侧山峰叫凤山,犹如凤凰展翅;右侧山峰名为猴山,山头有一酷似石猴造型石块,有仙猴戏凤之说。左侧山坡还有一拔地而起的奇石仙人石。坡上怪石嶙峋,青藤倒挂,景观妙趣横生。青龙峡俗称东峡,以险峻著称。两侧峡谷,绝壁千仞,藤萝摇缀。更有奇珍如海桐、樟树、铁杉等常绿乔木,广展绿冠,如人间仙境。黑龙峡峡谷窄长,水流石槽上,回旋石潭中,阳光照射下,如金丝串珠闪闪发光,可谓集险、美与一体。整个金丝峡景观“谷深峡窄,壁绝峰险,瀑群奇幻,溪潭珠联,原始幽深”。
金丝峡景区内流泉飞瀑婀娜多姿。如黑龙泉、马跑泉、水帘泉等泉眼出水在地势落差较大处形成了黑龙瀑布、魔女瀑布、双溪瀑布、锁龙瀑布、连环瀑布、彩虹瀑布等14处瀑景,或如银练飞流直下,或如银帛铺天盖地,气势磅礴。在瀑布之间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碧潭,如海之碧蓝,如银盘似玉镜,让人心旷神怡。
景区内森林资源丰富。该景区植被兼有温带落叶阔叶和亚热带常绿植被,体现了南北地带过渡性特征。金丝峡内森林覆盖率近90%,石燕寨周围保存有三百亩原始森林。林间苔藓、蕨类等植物丰富,形成特有的峡谷生态系统。景区内有森林植物一千多种,已经证实的有红豆杉、大果青树、兰科植物等30多种珍稀植物,还能见到亚热带植物特有的绞杀现象。
景区内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春季山花烂漫,争奇斗艳,树木嫩叶初发,生机勃勃,玉兰、连翘、杜鹃姹紫嫣红;炎炎夏日,景区空气湿润,郁郁葱葱,清爽宜人,是纳凉避暑理想之地;金秋景区更是万紫千红,霜染红叶,层林尽染;隆冬眼妆素裹,冰雕玉砌。
二、金丝峡地区的社会文化美学价值
金丝峡景区人文景观历史悠久。近似安心后山连湖北武当山。相传真武祖师张三丰,自从看破红尘,不做人间皇帝后,外出修道,得赐倚天剑,来到深山老林的石燕寨,搭起茅庵,潜心修道,顿悟“前山练功,后山修道”的真谛。他发现石燕寨是习武之地,要修道成仙必须移居武当,随南下武当得道成仙。成仙之前,他常在石燕寨练功,赈济黎民,有祖师庙记载。石燕寨山寨由五大台阶构成,第一台阶高崖峻壁,南天门主寨在第二台阶,是道教圣地,供奉真武祖师,每逢节日或者道会,人们接踵登山祈福。其最高阶极顶远眺,楚天豫水尽收眼底。
金丝峡景区内的金狮洞中,有一石狮睡卧其中,金光闪闪,形象逼真。主洞宽50米,高30米,总面积10亩多,前朝以建造30多间木质房屋,遗迹尚存。今日金狮洞内设有寺庙和佛像,香火不断。
马蹄泉是白龙峡的名泉,有神泉之称。过仙人石,行百余步转过一怪石,突闻流水哗然,如同掌声,就见一眼泉水从巨石下喷涌而出,泉水清冽。此乃马刨泉。相传秦汉时期有一位苏娘娘,身怀六甲,躲难请命剿灭义军,路经此地,天热地旱,人困马乏,饥渴难档,将士死伤过半。苏娘娘初生太子,身体虚脱,加上暑气袭人,饥渴难耐,眩晕落马。此危急之际,娘娘坐骑乌龙马引颈长嘶,奋蹄刨地,霎时,一道白光闪过,一眼清泉喷薄而出,娘娘大喜,众将士痛饮,此泉甘甜,将士饮后即可顿消,病痛全无,士气大振。泉水涓涓不绝,爽凉春清,看一眼使人流连忘返,喝一口使人回味无穷,故有神泉之名。娘娘蹬石上马,挥兵与王、孟大战。后人就将此泉命名为马刨泉,泉边巨石一为落马石,一为上马石,据说在巨石上留有娘娘的鞋印和马蹄印,可惜经过岁月侵蚀,印记模糊,唯有马刨泉依然清纯可口,喷涌不息。
该景区与景点神话传说很多,虽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但是均能反映该地丰富的文化色彩,更有当地淳朴的人文风情,特色文化,均映射着人类文化的美感,增加了金丝峡的神秘色彩。
三、金丝峡景区的科考文化美学价值
金丝峡是典型的峡谷景观,有着特有的自然美和特色的文化美。在金丝峡独特的风景区内,我们不仅能够体验到该景点的秀美,更可以发掘该景点所代表的峡谷景观的科考文化价值。
金丝峡所处的位置位于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的南麓,其独特的位置决定了该区特有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更直接作用于该地的植被,这些都是金丝峡四时美景的形成基础。该峡谷更有其特有的局地小气候,夏季一峡不同天,气温湿度差异大,是地形和植被等综合要素作用的直接表现,是分析局部气候的重要素材。景区内气候影响下的植被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体现,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金丝峡内山形陡峭,河谷深邃,水系发达,其所属水系为丹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还开发有丹江漂流。景区内的泉水终年不断,清凉可口,更有典型的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景观,是分析外力作用对地形塑造的天然素材,也是陕南地区峡谷溶洞的典型,其水系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科考价值。
科学研究具有其独特的美感,探究身边的地理环境,认识周边的地理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美,更能激发人对美的认知,因此金丝峡环境的探究具备较高的科学美学价值。
综上所述,金丝峡的美学价值具有丰富的内涵,应该引起当地学者的重视,更应该充分利用该地特有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高中地理中的美育研究往往被忽略,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很好的地理素材能被引入地理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开发身边的地理课程资源,让美育研究贯穿我们的地理教学,一定会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