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李蓉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音乐教育在小学教学中也被重视起来,小学时期音乐学习是学生音乐基础所在,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系质量。

        李蓉
        澄海凤翔中心小学,广东  汕头  5158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音乐教育在小学教学中也被重视起来,小学时期音乐学习是学生音乐基础所在,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系质量。小学生天生好动贪玩,在音乐教学中利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小学兴趣。本文探究了音乐游戏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并提出了几项可行性策略,希望对音乐学习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小学生阶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很难长时间的停留在某件事物上,音乐课堂的时间一般都在四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根本集中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入学生喜欢的游戏环节。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只有将音乐教学变成一种类似游戏的教学方式才能符合小学生的情感认知发展,在音乐教学中适当的运用游戏教学方式会让音乐教学变得活泼有趣,学生进行音乐游戏的兴致很高,这样就激发出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采用音乐游戏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的轻松愉快,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的提高音乐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参考。
    一、在游戏中掌握节奏
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就是要对节奏感进行训练和把握,只要将音乐节奏把握好了,才能进行后续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节奏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课进行讲解,学生在学习时未免感到无趣,也没有继续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玩的心里特点将游戏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音乐节奏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游戏教学方法的渗透可以将枯燥难以理解的音乐知识生动化,让学生更容易进行理解。比如说教师可以一边弹奏钢琴一边让学生拍手,然后进行慢慢的加快音乐节奏,这个时候学生拍手的节奏也就跟着加快,小学生是很喜欢这样的游戏的,特别是在音乐节奏加快的时候,会异常的兴奋,有的学生甚至会不停的跟着节拍跺脚,这就说明学生已经对音乐节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变化,弹奏完后教师再结合刚才的音乐演奏抛出音乐节奏这一概念,学生就会更容易进行理解。再比如在进行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这样教学生:二分的音符唱两拍,四分的音符唱一拍,八分的音符唱半拍,然后再带领学生跟着自己进行合唱,但是学生是很难理解这样抽象的音乐概念的,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先去分辨不同声音的长短,在进行音乐音符的教学。

教师可以提高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不同的声音来源,比如说钟声和秒针转动的声音,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认识到声音的程长短,然后教师用手进行二分、四分和八分不同节奏的拍打,让学生随着自己的节奏一起拍打,将动作感知和声音感知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对二分、四分、八分的节奏进行更好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远比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更具有教学意义,学生也更容易进行理解,学生对节奏理解后在结合课本内容进行音符知识的教学,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在游戏中训练音高
音高是学习音乐教学中的基础领域之一,一般教师会采用练耳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分辨能力和记忆能力,达到丰富内在听觉的目的,加深学生对乐谱的理解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练耳训练是必要的,但是传统的练耳训练过程是非常枯燥的,小学生对于这种枯燥的训练过程是很排斥的,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达不到想要的学习效果。如果说传统的练耳方式学生不喜欢,我们就可使借助游戏的方法来展开练耳,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通过游戏方式进行练耳的,学习起来积极性也很高。例如在小跳音和大跳音的音乐教学时,一味的进行传统练耳训练不但没有达到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的目的,反而使学生决定枯燥无味,降低了音乐学习的兴趣,但采用了用小动物声音进行迎接的比喻后,比如说用青蛙蹦蹦跳跳比喻小跳音,用小猴子翻跟头比喻大跳音,学生听到会自主的进行小猴和青蛙动作的联想,从而感受到大跳音和小跳音之间的跨度。
    三、在游戏中听辨音色
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很多的科目都需要学生进行听辨音色,在进行音乐学习中,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辨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进行音色听辨的教学中,融入游戏式教学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在听辨音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一些音乐绘本表演来感受不同绘本人物之间音色的不同和特色。比如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小兔子乖乖》音乐绘本进行话剧表演,然后再通过不同音色的三种相似音色乐器进行带入,用粗狂的圆号带入大灰狼的声音,优美的大提琴带入兔妈妈的声音,清脆的小提琴带入兔宝宝的声音,然后学生在模仿绘本上人物的音色进行对话,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不同发声对音色进行分辨。
    四、在游戏中把握情绪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情绪,避免学生兴奋点的转移,帮助学生始终围绕着音乐目标进行活动。比如说在进行《雷电的故事》的音乐教学工程中,我让学生用声音来表现出雨前和雨后的场景,但是当我放出音乐的时候学生的表现却异常的兴奋,不能进行自我控制。看到学生出现这种情绪状况我进行的一定的游戏式教学调整,在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衔接时,我用特别夸张的动作去进行学生准备工作的暗示,这样不但帮助学生丰富了动作,帮助其了解动作转换的规律,避免了学生出现过于兴奋的不良情绪。
    结语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律性也不高,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游戏教学方式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游戏教学中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而且游戏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原本枯燥的音乐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化,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学习,从而达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玲.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应用探析[J].科教文汇,2020,(25):150-151.
[2]龙鑫.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20,17(24):248.
[3]卢靓.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参花,2020,(14):128.
[4]叶晓丹.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 (19):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