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网球基础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林欣荣
[导读] 小学体育教学中适当开展球类运动项目既能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又能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带来较多的趣味性,尤其在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球类运动项目的开展更是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林欣荣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适当开展球类运动项目既能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又能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带来较多的趣味性,尤其在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球类运动项目的开展更是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网球作为一项持器械球类项目具有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体育活动特征,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尝试对其的教学可以对小学生带来身心发展的促进。本文从概念描述到术语介绍、训练流程,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网球基础教学的策略呈现出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网球基础;持械运动;迁移
一、什么是持器械运动,小学生持器械运动有何好处
        持器械运动即是指借助体育器械开展体育项目的一类运动,相较于篮球、足球、排球这类不需要器械辅助就可直接进行的大型球类运动,其技法要求中多了一项运动员对器械(球拍、球棍)的使用。网球运动作为持器械运动的一种,可以在其基础的教学中对小学生身体的匀称发育产生促进,还能有效增进升小学生的心肺系统发育,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可谓大有裨益[1]。
二、什么是迁移
        迁移在心理学上也叫做训练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种现象同样适用于体育项目的教学与训练,特指一个动作技能对另一个新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产生正向或反向的推动。技能的正向迁移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达到触类旁通,进而提升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进度与水平,促进体育项目教学的开展;而技能的反向迁移(也叫负迁移)则会让两种技能的学习成为相互的阻碍,希望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能够有效的规避这一点[2]。
三、如何进行持器械运动的迁移
1.由浅入深,教授基本动作
        网球的基本动作教学主要是围绕握拍的几个动作来进行的。首先要教给学生的是欧洲式握拍法,它的特点明显,就像是握住一个锤子,在球拍柄的另一端,拇指与食指上部构成一个“V”型即可,崔宇左撇子而言,确保手指关节形成四个角,动作的掌握就基本没有问题[3]。接下来的正手拍、反手拍的动作教学相对深入,这时教师应适当运用技能的迁移展开教学。像是在正手动作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惯用手持拍并垂于身后,并为学生讲解这样做的原理,即当准备击球时,从身后推至身前的过程可以为手带来冲量;而主导侧的脚向前迈步则可以确保球飞出的方向与肩侧的方向相同。夯实好正手拍的动作基础,接下来的反手动作教学从技能的正向迁移来引导也就一气呵成。不同的是,非惯用手握球拍要注意惯用手的辅助,双手握拍是反手拍动作的关键,同时,击球时也是非惯用手一侧的身体向前,保持挥拍手一侧与击球方向的一致,这个动作可通过扭腰来实现。
2.由点带面,掌握基本方法
        在开展网球的基础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对网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方法实现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将会对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和训练形成十分有效的帮助。对此,笔者在教学的开展中主张技巧与方法的示范式教学。如在击球之前,学生首先要清楚如何调整自己的位置。

好的站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截球和打低球,哪怕是运动开展中需要大量的左右移动,初始设定的站位也会也会帮助其灵活的挥拍,相反,如果不注重站位的调整,单纯的以手去够球飞过的位置基本上是无法击中球的[4]。除此之外,网球运动中运动员移动的步法也是击球的关键,小碎步弹跳可以帮助运动员随时调整球拍并击中飞过来了球。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几种站位和步法的示范让学生清楚了网球的基础姿势,而在后面的模仿练习中学生很容易将笔者之前示范的动作迁移到自己的实践中,从而掌握了网球的基础姿势。
3.由此及彼,理解运动规律
        网球运动是一项起源于法国贵族的运动项目,其进入中国较晚,普及率也远远不如羽毛球,但国人一看到网球就有一丝亲切感,这和网球拍与羽毛球拍特征高度相似有着很大的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导致了一开始有人将网球当成与羽毛球的“近亲”,甚至形成“它们的规则都是相同的”的误解。但由此也可以看出,运动与运动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性的。如网球握拍挥拍的动作设定追求的是击球的方向与力度,在这一层面上,棒球运动也有着相似的需求,不同的是运动员所持器械的不同,运用方法与力道的掌握也有所不同。而在运动项目的训练规律层面上,几乎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是由简入繁,有易到难,运动量由小到大。学生在笔者的课堂中习惯了网球的训练规律,有助于培养他们在日后的其他体育训练中的适应性,进而促进他们定期开展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
4.由博返约,达成运动目标
            小学体育课程本就是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养成学生体育意识为目标来开展的,无论在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采取了那些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应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体育教学的这一初衷都不会发生改变。因而尽管要开展小学生相对好奇、感到新鲜的网球运动的教学,教师也一样不能忘记教学开展的初心。从小学生体能提升和心理上耐力、自信心的锻炼角度而言,教师应更注重网球运动中的基础动作和其原理的教学,不能因盲目追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要求学生大量练习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或开展强度较大的训练,那样反而事倍功半。对此,笔者主张在小学网球训练的后期减少对学生技巧性的动作教学,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学生开展趣味网球比赛,让学生学会用基础的动作要领打最生动、最具乐趣的比赛,如此,不但学生的运动目标可以实现,运动的开展对其带来的身心愉悦也能为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其体育意识的形成做以铺垫。
小结:综上所述,网球作为一项持器械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基础训练的开展可以为小学生带来身体发育的促进,实现其骨骼的匀称发展。而网球运动针对小学生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基础的教学训练中,由基本的动作教学、技法示范、运动规律的总结和运动项目的开展组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秉持由浅入深、由点带面、由此及彼、由博返约的教学原则,以保证学生对这一项目基础的良好掌握。
参考文献:
[1]欧繁荣, 杨成. 小学校园网球课内外教训融合模式的多维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20, 000(006):P.88-90.
[2]赵刚, 陈民盛. 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关键问题的反思与探讨[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 33(005):114-118.
[3]林昌日.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网球基础教学[J]. 体育风尚, 2019(3):168-168.
[4]海陆宇.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网球基础教学探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44):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