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滕红
[导读] 很幸运,本人正好赶上最新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改版
        滕红
        长沙市而二十一中学外语组
        很幸运,本人正好赶上最新版的初中英语教材改版。首先,感觉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教材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在课程和内容设计上注重改革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而且,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新教材更多地是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资源,需要创造性地使用,绝不能简单地当作教材来教。还有一点与原来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新教材试图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形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这也反映在课题和内容的设计上。在这些年的新教材教学中,本人有一点自己的反思与体会,想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以“本”为本,寓教于乐。
        (1)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方案,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度适当。
        ( 2 ) 创设请境,溶入角色。新教材配有彩图,课文全部套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会话时,教师尽量创造较为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更具直观性和趣味性。
        (4)突出新教材的趣味性,兴趣具有动力功能,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英语就显得积极、主动,但是学习英语并不凭一时兴趣,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唱英语歌”、“观看英文电影”、“单词接龙”、“小对话”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这样既巩固了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新教材内容丰富,活动灵活多样,在提供语言材料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师要自觉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具体说来,就是应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加强对教材的弹性认识,灵活处理和重整教材。以前的教学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现在新课标的要求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我把知识给你,你来学、来接受;后者是教师想出一些尽可能适合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具有教学机智。这也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学习,不断积累,尽量成为”吹、拉、画、弹、唱、跳“样样都会的全能型的教师,而且,必需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如果教师自己文化素养不高,那么,怎样去教好学生呢?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然而学生的文化信息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努力增强文化意识,多方位渗透文化信息。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文规范,价值观念等,不仅有益与加深初中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与使用,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新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注意介绍文明礼貌,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思想教育。这样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我们应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灌输德育思想,人文思想,社会动态,生态环境保护等。让学生在学习教材英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爱家庭,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巫肇卉:《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给教师的启示》,渝西学院学报,2004.62、曲艳霞:《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基础教育参考,2005.23、胡美山:《与新课程携手:教师你准备好了吗?》,山东教育科研,2002.54、刘道义:《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浅议》,课程教材教法,2005.105、《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