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吴苏楠
[导读] 小学英语的教学难度在于学生每天接触的语言为汉语,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且教学中以单词、对话和语法等内容为主,导致英语处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状态,很难激发学生兴趣,影响其教学质量
        吴苏楠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   101112

        摘要:小学英语的教学难度在于学生每天接触的语言为汉语,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且教学中以单词、对话和语法等内容为主,导致英语处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状态,很难激发学生兴趣,影响其教学质量。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重视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双手、空间、眼睛和时间,将其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全面创新。
        关键词:创造教育;小学英语;体现
        引言
        创造教育理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之一,明确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为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创造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发展。
        1英语绘本应用策略
        1.1应用英语绘本开展字母教学
        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就是加强学生的字母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朗读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而对于字母的正确读音多是通过背诵的方式进行掌握,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不仅体现不出英语教学的魅力,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借助绘本的教学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开展字母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英文字母的学习效果,为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英文字母,如A像一座塔、M像一扇门、F像拐杖等,引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深化对英文字母的理解与记忆,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1.2应用英语绘本开展词汇教学
        词汇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关键基础,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英语词汇不同于汉字,大多是由多个字母组成,学生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而匮乏的英语词汇量只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巧妙运用英语绘本,将抽象的英语词汇知识转化成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具体形象,从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进行高效阅读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教学“Colours”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相对应的颜色图片,组织学生进行绘本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颜色单词的理解与记忆,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与颜色相关的英语绘本,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丰富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同时,引导学生将词汇教学延伸到阅读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游戏教学法应用策略
        2.1借助趣味游戏,增强学生口语互动
        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过多地受到教育理念的影响,使教师将教学侧重点放到了听、读、写方面,忽视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加上缺乏英语听说的环境,导致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因而借助趣味游戏进行教学改革,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口语表达氛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应充分借助趣味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交流、互动,锻炼学生的英语发音和语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例如,以“Shopping”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以购物为主题,介绍了买衣服时常用的一些交际用语,如“Can I help you?Can I try them on?Let’s try size7.”等。

为了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模拟化的购物情境,即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衣物的图片,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衣物买卖的游戏,并在购物交谈的过程中将本课所学的主要语言知识点巧妙地运用到游戏中。相比单纯的语言训练,这种游戏情境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达到更好的口语练习目的。如此,便为学生营造了生动、适宜的口语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促进了口语教学水平的改进和提升。
        2.2借助趣味游戏,提升文化感知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大量单词和丰富的语法知识外,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小学英语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层面的知识,并借助趣味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外文化礼仪差异,促进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思想和文化底蕴。例如,以“My birthday”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以日期和生日为主要教学内容,渗透了中西方重要节日及文化背景等文化层面的知识。为了增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完成相关语言知识的教学后,给学生设置趣味知识竞答的游戏,即给学生出一些与中西方节日有关的题目让学生抢答,抢到并答对的学生可以得分,而答错的学生要表演一个节目。这种具有很强竞技性的游戏是学生喜爱且乐于参与的。如此,便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促进了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3应用竞赛教学形式
        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组织竞赛,也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渴望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得到老师的赏识。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提高“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意识,竞赛的范围可以是听、说、读、写、练。这些比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制订后续训练的指导方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拼写单词,教师可以参加个人比赛,快速准确地记住单词的人是胜利者。比赛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动词,如“Stand up,Sit down,Come in”等0,这些动词与动作有关,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学的其他动词重新组织起来,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开展“看谁反应快”的竞赛活动,即教师讲动词,学生快速反应,检查学生对单词的记忆。通过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成为其他学生的激励因素和学生后续英语学习的动力。
        4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合作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就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也不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这种方式利于学生取得共同进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小学生的主体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由教师为学生布置不同的小任务,学生在小组内自动完成分工,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是培养小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有效办法。在指导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活动过程中,一般都要在课前预留三四分钟时间开展“free talk”,学生轮流展示自己课余搜集的故事以及对话,单独表演或者结对开展对话等方式都可以,并将学生在“free talk”环节的表现融入学期评价中。
        结语
        在小学英语的创新教学中,教师积极运用创造教育思想为理念,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并且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观察生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学生的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创新教学,使其更加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1).
        [2]张方洁.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6(8):99.
        [3]刘德环,韩涛.探析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