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永 2张继永
1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 255100
2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551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可为教师提供的教学方式也明显增多,分组分层教学法也是在这个阶段中形成中,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这一教学方式,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使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对自己每一次付出得到的回报,有一个更好的感知,从而养成良好的自信心理。基于此,本文就探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分组分层教学法
田径教学在高中体育上占比较重,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科学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唤醒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从而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教师想要在高中体育中对学生实施分组分层教学,首先应笼统的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便于提升自己的教学目标。
一、确保分组的合理性
教师想要开展分组分层教学,前提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地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进而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教学前期只要能确保分组的合理化,才能将接下来的课程任务顺利开展,从而完成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师的合理分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首先,教师在开展田径教学时,应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基本特征,例如身高以及体重等,然后在考虑学生的运动能力、耐力等等,结合学生的各项指标在进行分组,确保每一小组的划分,都能在合理的基础上,并相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拉近学生之间的差距。其次,对于分组的灵活性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应深刻认知到学生的分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结合学生运动中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对学生进行分组,例如学生的弹跳能力、起跑方式等等,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合理的进行调节。最后,让学生在教师的分组中认知到教师的分组依据,进而感受到教师教学的目的。受传统教学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一听到上体育课时,便不自觉的与休息进行联系,认为体育课只是简单的热身、跑两圈就结束了,对于教师的分组训练深感不理解,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如初的传统观念不利于教师开展分组分层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详细的为学生讲解分组分层的好处,进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二、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针对于学生上述产生问题,教师应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学生的各项指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主观需要,这样教师就可以将整体的分层教学分为以下方面,即学生先天性的薄弱身体或者后天性的疾病,以及我国颁布的三级训练目标。
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修改自己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完成田径的部分基础即可,传授学生简单的运动技能。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教师应注重运动方法的传授,并让其进行演示,对于出现的错误学生,教师应及时的引导学生进行纠正;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教师在传授运动基础的同时,还要加强该类学生的体能训练,并采取正规的方式提升田径成绩。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加强了教学的层次感,每个阶层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从而在训练中收获自信心,继而达到满足感。
(二)在教学内容上的尝试
教师在开展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时,应将开展的实际教学与分层教学法整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田径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其覆盖面较广,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体育动作,对于学生的身心以及心智都是有很大的帮助。此外,田径训练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弹跳情况等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导致学生在体育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情况,有的学生擅长短跑,而有的学生擅长长跑,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应注重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分组训练。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时,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存在什么难度,只需要跳一下便可以完成,但是成绩上来看,却差距甚远,这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这项田径项目主要是看学生的爆发力,以及身体的灵活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可结合学生的成绩进行仿真训练,按照分数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结合每个小组成员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重在技术上调整,教师可亲自为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效仿教师的动作方式,从而改正自己的动作;对于成绩较后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其爆发力训练,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成绩都有所提升,最后学生可结合教师的教学目标,看看自己哪里合格了?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教师可将学生训练前后的成绩打印出来,让学生仔细的观看自己的变化,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体育学科的魅力,只有掌握一定的技巧,并不断的进行训练,最终才能提升自身的体育成绩。
(三)考核内容的改变
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传统的考核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性测评,并未达到一定的要求,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对于测量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开展实际的田径教学时,应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了解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再结合学生的田径的各科成绩进行合理的分组,并形成一个系统的评价,评价的方式不仅仅针对学生的田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上课的态度等,如果教师在完成上述的评价后,还预留出一定的时间时,可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运用积极的语言,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意识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尊重,从而养成良好的自信心理,在日后的训练中便会更加努力,以便于对体育教学有了重新的认知。
结束语:教师在运用分组分层教学开展高中田径教学时,应认知到田径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并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从而真正的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改变如今体育教学上的缺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热情,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以便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而将教学变得更为高效,使学生感受到田径体育的魅力所在,最终为我国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文平.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才智,2015,12(12):112—114.
[2]戚幼丽.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0,37(38):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