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荣
新疆第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839000
【摘要】地理在高中学科中处于特殊而又重要的位置,是文科里的理科。学习好高中地理,既需要有文综分析记忆能力,又要有一定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从而较为难学。因此,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是当前地理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从客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新课导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密切联系生活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教学
高中地理是一门知识覆盖面广、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既有文科的特性又包含理科的特点。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新课改的理念,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进而实现地理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1、学生分析。我所在学校是一所师直属高中,我们的生源主要来自团场,每年所有团场考生约800-900人,我们招生人数约400-500人。学生地理基础相当薄弱,有的学生连经线和纬线都弄不清楚。我曾在黄田农场支教过,也曾到其他团场调研过,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初中地理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团场学校地理带课教师都非本专业,其他任课教师代上,仅仅为照本宣科,根本没有讲清楚地理原理以及地理区域分析方法。(2)地理在初中是一门副课,不参加任何闭卷结业考试,学生不在乎,学校不重视。这些学生步入高中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地理基础,而且一开始就学必修一自然地理,难度大,理论性强,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教材包括三本必修和两本选修。高中新教材选材多样,在教学内容与旧教材而言,文字简洁、生动,各种图形较多,呈现形式活泼多样。本章依次讲解了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环流,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但是热力环流的三种形式: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在书本的主干知识里没有任何体现,但是考试会有涉及,还有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和大陆气团,书本中根本没有体现这一知识系统性,季风环流是在一个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大陆气团书本只字未提,而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学生不能够系统全面掌握知识点,就会影响后面全球气候类型特征中降水因素的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到的都是碎片化的知识点,没有系统性,做题时无从下手,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3、教师分析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许多教师能够主动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开展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地理成绩的进步。但是我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率低下。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部分高中地理教师仍旧存在落后的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中以教材为主,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在课堂上依赖教师的讲解,自己很少动脑子思考,即使教师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学生收获甚微。(2)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新,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组织好课堂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效地接受地理知识。但是,现今的地理教学当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很单一,教学互动活动少,只强调学生记住各种地理知识。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教学,没有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是与时代、科技的进步相脱节的。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运用到了信息技术,但也只是单纯地把书本上的文字放到课件当中,再投影到屏幕上面。
这样的教学,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也就不好。
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
1、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课标是教学内容的基本纲目,是课程实施的准则和指南,课程标准作为实施教学的核心要素,决定了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灵魂所在,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引领着课堂的方向,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备课期间,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出高效可行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在地理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吸收所学内容。
2、设计好每一节的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也是如此。首先从设置有趣的课堂导入开始,再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工业的区位选择时,上课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企业家,准备开一个制糖厂,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思考,很轻松就将学生引入今天所需要讲解的工业区位因素,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讲《产业转移》时,主要引用一段有关新疆产业转移的新闻视频来导入新课,使得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
3、巧设问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地理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探索者,学习过程便是研究、创新和收获的过程。俗话说:“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善于为学生巧设问题,整节课就是一个问题链,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还必须有度,同时老师要在课前科学设置好这些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做补充和重难点突破。
4、地理教学生活化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的地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要求。地理学科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教材中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涉及的拓展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因此,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趣味故事、诗歌、民谣、歌曲、谚语、网络段子等,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学习充满趣味。例如,学习地球自转后,教师可以抛出问题,怎么理解“坐地日行八万里?”;在讲到准静止锋时,可以引用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让学生知道降水形成的原因是准静止锋;在讲到水循环时,引用“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为枳”来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再例如,在学习《产业转移》时,让学生搜集十三师工业园区的相关资料,上课分享自己的收获,进一步分析产业转移对十三师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结语
总之,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上课前认真研究课标和考纲,吃透教材,结合学生学情,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上课时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用问题链的形式,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地理教学生活化。只有教师在教学这条路上不断摸索、思考,高中地理课教学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玉兵.对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探析[J].学科教育, 2013(10).
[2]邓承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 2019(21).
[3]赵伟军.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探讨[J].学周刊,2019(10).
[4]胡殿芝.实践中有效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J].新课堂设计室(教学设计),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