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琴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450003
摘 要:
由于学历层次水平较低,中职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依然停留在汉语或者自身母语的思维习惯中,他们的英语表达也更容易受汉语或者母语的思维方式的引导,表达方式也更多的是将汉语的思维方式用英语翻译出来,他们的思维也仅仅是将英语翻译成自己的母语再记忆在自己的大脑中。中西方文化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的传统,中西文化的交汇和碰撞是需要建立在思维语言的共同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中西双方不能够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传统文化,就容易在相互交流和沟通中产生歧义。
英汉思维的差异存在于形合与意合,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互动性原则, 通过课堂、课外兴趣小组、网络等途径来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
关键词: 中职英语;互动性原则;思维差异
一、英汉思维的差异之形合与意合
人们由于长期生活在某一特定的区域,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 因而也就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就汉语和英语而言, 在语言上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1.有的把英语比作雄孔雀, 把汉语比作雄狮;英民族习惯于把着重的事物放在句首, 先说出来, 开门见山, 一语道破, 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条条补充;一步步交代, 慢条斯理, 从容不迫, 形成一条头短尾长的线性链, 像头小尾大的雄孔雀。 而汉语则相反, 其线性系列的展开好比“ 画龙点睛” , 先把外围的环境与衬托一一交代周到。 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 水到渠成, 给人豁然开朗之感, 形成雄狮型头大尾小的句式。 这是英汉民族认识客观显示的思维习惯, 也是英汉两种语言反映客观现实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有些语言学家形象地将英语句子称为“ 葡萄型”结构, 葡萄主干很短, 其上附结着丰硕的果实。 而汉语句子则较长, 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地往下叙述, 逐步展开信息内容像竹竿一样一节一节地通下去, 因而常被称为“ 竹竿型” 结构。
二、语言教学的互动性原则
中国人学英语有三个层面:第一是语言层面;第二是文化层面;第三是思维模式层面。 有的人词汇量大, 英语说得流畅, 就是不能很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因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停留在语言层面。 只有少数人学到思维模式层面。 思维模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思维模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1] 因此, 要学好一门语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掌握该语言的思维模式。 目前, 我国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还停留在语言层面或文化层面。 采取互动性原则, 实现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交流互动, 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 让学生逐渐掌握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 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担任着知识传输者的角色。 早在 1961 年, 维果茨基就提出了中介作用的概念。 指学习个体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如:父母、老师、同伴等在他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 3] 费厄斯坦丰富了中介作用理论:中介作用就是为学习者提供富有教育价值的学习经验, 使学习者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 4] 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输者转化为互动教学中的中介者。互动是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参与者之间彼此交流思 想感情。
参与者之间彼此交流思想感情, 就必须有信息沟通, 有交流的要求, 有统一的交流的目的, 这样, 互动才会产生。[5]
三 、基于互动性原则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
(一)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关键的环境, 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课堂是应用互动式原则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的很重要的场所。 其中方法很多。
1.邀请母语为英语的人和其他能使用地道英语的人来课堂与学生交流。 中国人学英语往往用汉语思维, 用口语交流总是在脑子里先想汉语, 然后将汉语翻译成英语表达出来, 而师生面对面的英文交流可有效地避免这种汉语思维, 有效地形成英语思维模式。例如:我们说:“ 我要走了。” 就会说:“ I will go soon.” 可是, 在美国, 要表达同样的意思, 通常会说:“ I' m going.” 如果不学会用英语思维, 就会以为他们在说: “ 我正在去。”
2.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及导师展开随意互动。 展开随意互动, 学生可以较自由地与教师交流,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受到教师和导师的熏陶, 潜移默化, 逐渐掌握英语思维模式。
3.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 学习过程中, 让他们进行多边互动。教师及导师为数很少, 而学生为数很多, 如果单单依靠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 作用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展开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 可有效地弥补这种“ 有限” , 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
(二)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强化学生的能力。 利用兴趣小组来展开互动,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开展如下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 开展小组与小组间的竞赛, 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小测验、做游戏、口语比赛、英文歌曲比赛。
2.看英文电影,写观影感,进行影视作品讨论,英语角的应用等。
3.开设“全英宿舍” , 开展“英语日”活动。
(二)网络互动与翻转课堂
我们中职院校大多实现了网络教学,在线直播教学和速课,翻转课堂等形式都可以有一些讨论区, 用来作为学生相互交流的园地。 学生可以在此弥补课堂上时间有限, 设法弥补交际能力的缺陷。 利用可见的讨论区可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模式来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 1] 连涉能.论中西思维方式[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2).
[ 2] 赖志奎.现代教学论[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8.
[3]Vygotsky,L.S.Thought and Language [ M] .Cambridge , Mass :MITPress, 1992.
[4]Feuerstein, R.Klein, P.S.& Tannenbaum , A .J .Mediated Leraning Ecperience.Theoretical , Psychgolotical and learning Lmplications [ M].London:Freud, 1991.
[ 5] Pica.etal .Choosing and Using Communicative Tasks for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M].Grooks and Grass,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