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 董惠立
[导读]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项目,但是由于该项目枯燥、单调,长时间奔跑很辛苦,导致学生对该项运动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中考体育取得好的成绩
        董惠立
        (肥城市白云山学校 山东肥城 271600)
        摘要: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项目,但是由于该项目枯燥、单调,长时间奔跑很辛苦,导致学生对该项运动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中考体育取得好的成绩,本篇将针对耐久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开展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学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耐久跑是一个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耐力和素质的一项运动,它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能够逐渐改善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虽然这个项目能给学生带来这些好处,但是在实际教学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是不高涨,开展起来还是费劲。
        一、关于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存在的问题
        耐久跑是中考的体育项目之一,有很大的分值,为了能够帮助学生顺利的通过体育中考,很多教师和学生会在临近考试之前进行突击练习,很容易产生疲劳感或运动损伤。在进行实际练习时,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学生只是应付性的锻炼,对这项运动没有充分的认识。此外,教学形式通常都是以训练为主,过于强调运动的整齐划一,导致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被逼迫进行练习的,这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学生来学校可能都是由父母接送,很少通过步行来到学校;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导致学生在耐久跑项目中容易出现中途退出的现象,有畏难恐惧的心里,不愿意去坚持;此外,也有的学生觉得耐久跑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思想认识不到位。
        二、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对耐久跑的思想认识,消除畏难恐惧的心理
        耐久跑教学之所以开展起来困难是因为学生对耐久跑产生了畏难恐惧的心理,以及对耐久跑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为了能够提高耐久跑教学的效果,必须要消除这些困难。
        在进行实际耐久跑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理解耐久跑的理论知识,例如跑步过程出现头晕、胸闷,应如何缓解,是否为正常现象,出现的时间与什么有关,正式跑步之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就会本能的重视这门训练,在实际跑步时也不会因为出现一些不适的情况而感觉到恐惧想要退出。


        (二)设计合理的练习方式,增强学生的锻炼兴趣
        虽然说耐久跑考验的是学生的耐力,只需要学生坚持跑就行,但实际上耐久跑教学锻炼的不仅是学生的耐力,还有学生的意志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简言之,耐久跑教学是考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形式。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对这门训练感兴趣,必须要设计一些练习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我将列出几种方案,供体育教师参考。
        第一种,运用“图形”教学。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学校的操场,以学校操场现有的线条为工具,辅助学生进行锻炼。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踩线跑。篮球场、足球场的线条各有特色,可以利用这些特色来让学生进行趣味儿式跑步,可以三到五人一组,进行接力跑。跑步的路线就沿着操场上现有的线条,可以是对角线跑,可以是隔一条线跑,或者是设定某一条线不能上人。这种锻炼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有了规则意识,给学生耐久跑的“限时”提前打了预防针。
        第二种,障碍式训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炼时,可以充分的使用学校的体育器材或场地来设计障碍比赛,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和难度,但是要注意安全。障碍式训练比较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跑步路线,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种,比赛式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利用了学生的好胜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一种积极的训练方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计时跑圈、追逐比赛、接力赛等,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分组,不过个人建议还是分组的效果比较好,由于有的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不高,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小组考验的是同伴的配合力和集体意识,能有效地带动那些运动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学生们能够在比赛中忘我的“取胜”,过程是愉悦的,也是激动人心的,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的耐力和奔跑能力。
        第四种,利用校园的地形进行训练。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中的花坛、台阶、树林,通过改变地形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这种训练方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跑圈方式,趣味性较强,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跑步时的不良情况(心态、生理反应)发生也大大减小,学生会慢慢的接受并热爱这个训练项目。
        结语:耐久跑是一项比较经典的有氧代谢运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实际训练时,教师一定要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事物,把它们化身成能帮助学生训练的工具。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学生在训练时的一些心理状况,若学生有任何的不适应,应及时的调整训练方式,最后,训练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佳莹,李冬.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案例分析[J]. 田径,2019(11):22-24.
[2]蒋海龙. 关于初中耐久跑教学中加强途中跑训练的影响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42+44.
[3]朱建东. 优化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的策略[J]. 求知导刊,2019(40):57-58.

作者简介:董惠立 1988.08 女 山东省肥城市 本科 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教学 邮编271600  单位:肥城市白云山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