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芳
(浙江省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 浙江温州 325500)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职公共艺术美术课堂教学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迄今为止,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却还有比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存在,学生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甚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都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跟上互联网时代发展脚步,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展开网络教学共同体建设,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推动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完成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共享,提高课堂内容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从而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艺术素养。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中职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几点应用信息技术展开中职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应用策略
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对学生成长发展重要影响的受关注度也在与日俱增,这也给教师带去了新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现在很多中职教师在进行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的时候,更多都还是以自身为主体进行知识的死板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知识,导致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热情,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很多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都还比较滞后,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再加上学生自身对此类课程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知识学习兴趣,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全面发展。而上述问题,都可以通过融入信息技术教学的合理应用则有效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模式优化与教学方法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营造更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大程度的调动起来,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本文展开信息技术在中职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先天智力、成长环境以及生活经历存在差异,所以中职学生的性格、技术能力、智力以及思想等都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再加上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接触的媒介与信息也越加多样化,感性思维也变得越来越重,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很难完成知识的高效教学。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还比较单一,并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兴趣爱好还没有正确的认识,理论化情况过于严重,课堂中绝大部分话题都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就造成了学生逐渐失去了参与知识学习的热情,甚至使他们出现了排斥与反感心理。同时,在学生心中,公共艺术美术仅仅是简单的画画,很少会将自身情感渗透到知识学习中去。另外,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与文化水平都相对较差,对艺术美术发展史认识到相对较少,这也导致了公共艺术美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完成文化背景与相关情感渗透,从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艺术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应用信息技术展开中职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通过信息技术融入动态图文调动学生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死板的讲述课文内容很难满足实际教学需要,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新鲜感,出现审美疲劳,而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当中蕴含着大量的素材,应用信息技术将这些素材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应用动态图文展开知识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为学生提供意外惊喜,将他们的知识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把他们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课程当中,从而为他们的艺术素养提升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展开《水粉静物画》鉴赏教学的时候,假如教师只是死板的讲解课文中的图片,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这些本就不具备冲击力的图片甚至会导致学生陷入昏昏欲睡的状态。要想切实转变这种情况,教师完全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融入动态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够让跟不上进度的同学展开反复观看,这样才可以帮助他们有条不紊的完成知识学习与领悟,使他们对知识要点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信息技术展开情景创设提升课程生动性
现在很多中职教师在进行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的时候,更多还是以图片为工具展开知识的讲述教学。但是,如果图片比较抽象的话,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就造成了他们难以完成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把握。面对这种情况,要想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展开情景创设,以此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真正出现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完成知识的高效学习,增强他们的艺术素养。例如,在进行《向日葵》这个由梵高创造的作品讲授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添加适当的音乐以及背景视频,以此来完成情景再现,完成画面的生动展示,使学生产生置身于其中的感觉,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向日癸》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完成对学生思维的有效锻炼,在提升知识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通过微课的有效利用展开课内外联合教学
微课属于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而且拥有无限的活力,属于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融合的重要产物,通过微课的有效利用展开知识教学能够实现课内外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知识学习,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中职教师在展开公共艺术美术教学的时候,也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结合教学目标与内容展开微课制作,在课上合理应用微课展开重难点内容讲解教学,然后将微课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或者微信、qq群当中分享给学生,为他们提供预习和复习资料,这样他们才可以更好的解决自身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实现课内外的有机融合与资源的充分贡献,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当中,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形象性,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然而,到现在为止,由于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都还比较滞后,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再加上学生自身对此类课程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知识学习兴趣,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握紧教育现代化发展脉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教育价值,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与教学内容融入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模式优化,实现线上与线下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可用于自主探究学习的资源,这样才可以将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兴趣更大程度的激发出来,提高公共艺术美术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以及自主学习创造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及日后学习成长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沈玥.浅谈中职公共艺术课的教学现状及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135-135.
[2]穆颖.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公共艺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2):90-90,91.
[3]陈静伟.中职学校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快乐阅读,2016,(02):67.
[4]苗海燕.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思路[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