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倍
广东省深圳市桂园中学 518001
摘要:初中时期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与知识学习提高的重点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更加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因此,初中体育课程成为全面型人才养成的重要阶段。体育是强身之本,同时也是个人素质提高的必要组成,体育能力的提升与体质的增强是任何工作进行的前提。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对于大脑的开发与身体各部位器官的健康发育都有重大意义。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家长们也逐渐重视学生的体质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要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立足于此,探究这一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质发展;创新策略;有效策略
引言:
在初中时期,学生的身体各部位肌肉与各个器官组织都开始了迅速的发育,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不能通过体育教学给学生带来正确的运动教学,则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发育缓慢,以及体能的不断下降等。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是一个关键点,对此可以对体育教学进行多样化方法的改革,在这一过程汇总,最主要的就是牢牢把握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辅助知识讲解。还要关注所有学生,尊重他们的发展差异,这样一来就能让初中体育课堂变得更灵活,下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善用信息技术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与核心目标。但是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学习内容兴趣不高的现状,就田径运动项目来说,很多学生对其中的规则以及规范都没有全面了解,而通过教师进行陈述难以将部分细节进行充分阐述,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经普遍普及,而这一教学手段能够在很多方面补足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对体育竞技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的描述,导致学生在竞技比赛的过程中对竞技规则的理解产生差错,从而影响最终的体育成绩。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竞技的相关规则,对人体肌肉组织进行全面的认识,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与竞技比赛过程中容易受伤的身体部位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解和学习。
比如在进行接力跑项目训练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给学生全面讲解此项运动应该遵守的规则,在教室内的多媒体教材中,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的接力赛事,使学生能够明确看到接力赛过程中前一运动员与后一运动员的接力范围以及缓冲范围等,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的加深,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后期的教学中不用在规则的阐述上做过多的解释,也保证了教学时间的充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田径运动的理论知识搬到教室内部,通过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运动项目的规定以及对体育项目的赛事得以了解。
二、注重差异分层锻炼
提到教学方法,就不得不提差异化教学,因为这种方法非常科学,它尽全力惠及全体学生。尤其是对体育这门学科来说,学生的体质一定会存在差异,如果采用通用的方法、目标、要求,很多学生会跟不上,进而对体育学习丧失兴趣。体育锻炼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全面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只是针对部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则性质上发生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化的教学,分层分组的实质就是将学生分为体育能力强、中、弱三个层次,同时将这三个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划分完成后则所有学生被划分为三组,再进行组内的分队,让学生的学习、运动、竞技在组内完成。在此同时,教师应该对体育运动的目标设置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从而保证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学习同样多,对于体能的提升做到共同进步。比如在练习实心球投掷这一项目时,学生由于身体体质的差异以及身高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实心球的投出由远到近毫无层次。在这一项目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在选取器材上分为男生、女生不同重量的器材,之后再对性别不同的学生分为三大组,直到划分为单个小队,如此便做到了分层。在投掷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组的要求也不同,投掷的距离同样不同,对于男生A组要求最高、以此类推,直至女生C组,通过这一形式的规则制定后,再展开对学生的投掷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某一组还是不能按照距离规定完成学习任务,则应该对相关规则再进行调整,直至适合此组学生学习和练习。通过注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的方式,帮助不同体质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体育能力的学习与锻炼,从而促成全面发展、全部发展的终极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随着中学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社会对当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了未来社会所大力需求的人才,因此要紧抓初中生体育课程,借助信息技术让体育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接受,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到训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养成全面性且高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涂国发. 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性提高的策略探究[J]. 中外交流, 2019, 026(013):172-173.
[2]朱建学. 探究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21):76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