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惠州市麦地小学,广东省惠州市 516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英语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之一,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科体验,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教学改革更加倡导“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中更加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了使教学课堂和学生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加相符,需要探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设计多层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英语基础等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做好学情分析和教材研究,以便学生能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提升英语水平,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1]。
例如,教师在教授六年级下册Unit 4 Feeling Excited 时就要明确这一单元是阅读课,需要学生掌握和感觉相关的基本单词以及相关的重点句型,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简单运用,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发言,以便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一单元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学习过一般过去式和现在进行时的语法形态,但是他们还不能熟练地运用相关句型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应当侧重于句型学习,能够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进行交流对话。
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设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主要是指学习并掌握单词表内的单词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学生需要达到能够熟练使用句型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主要包含学会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生活和在生活中熟练使用它等两方面内容。通过设立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也能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有目的学习,从而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二、整合单元内容,开展学习活动
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比较重视文章中知识点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单元的整体性,这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以及学生综合英语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整合单元内容[2]。
首先教师整合单元内容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明确通过这一单元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以及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六年级下册Unit 4 Feeling Excited这一单元就要求学生掌握和感觉相关的基本单词以及相关的重点句型,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简单运用。
其次教师在整合单元内容时需要合理划分课时。划分课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以及安排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在教授六年级下册Unit6 Feeling fun 这一单元时就可以将其划分为3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课文中词汇、语法以及句型等方面的内容。第二课时主要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一段令人愉悦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过的句型以及词汇语法描绘情境中人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中的知识点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三节课则主要是带领学生做课堂练习以及单元复习,在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点情况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这一单元的知识体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整合听说读写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学科的侧重点更多地在于生活中的实践运用。小学英语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了解英语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整合听说读写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3]。
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并将其应用于写作中,这是整合读写教育的初衷。学生在写作时运用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的词汇、语法结构,有利于在写作时构建较为完整的框架。
例如,教师在教授六年级下册Unit 1 A Parade day这一单元时,可以在教授完课文后,对课文进行情景模拟以便加深学生对词汇、重点句型及语法的理解。在学生理解课文并掌握相关句型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春游的情景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如出现语法错误要及时地纠正。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和句型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在写作中也能较好的使用相关的语法和句型。
其次学好一门语言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没有可以用英语交流的环境,但是教师可以在校内为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内课外营造特定的英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可以将办公室、各种教师的名称和提示语用双语来表示:用“Classroom”表教室,用“Teacher’s office”来表示教师办公室,用“quiet”来表示安静,由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学习到英语的表达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真实的英语语境衔接课堂中的环节,当教师需要将课本翻页时可以说“please open your books on P30”。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校园内营造较有英语气息的文化氛围,如班级内可以定期出关于英语知识的板报、在校园橱窗内开创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内空白墙壁上可展开英语小知识等等,从而为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学生在此环境中会不自觉地接受到各种英语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四、开展情景模拟,渗透人文精神
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开展情景模拟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课堂知识,而且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提高德育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授六年级下册Unit2 slow steady wins the race 时就可以设计一组比赛,一队表现得较为着急而另一队则追求稳扎稳打,最后的结果是稳扎稳打的那一队胜利了。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和他人的交往中也是如此,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因为着急表达观点而随意打断他人话语,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交流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会学会尊重他人以及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
结束语: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思想,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能力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加相符。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究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以便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课堂教学体验;学生也需要有意识的通过英语课堂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培养自己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为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雯月.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校园英语,2020(05):209.
[2]任莉.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20(02):247.
[3]陈幼兰.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9(05):173.
作者简介:吴萍,1984--,女,汉,广东,本科,单位:惠州市麦地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英语,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广东省惠州市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