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陈琳
[导读] 中职德育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新时代
        陈琳
        广西交通运输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中职德育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新时代,怎样结合互联网的特点,探索互联网+德育教学的创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是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堂教学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为中职德育课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  互联网+  中职 德育课  教学方法
1.引言
        “互联网+”指的是利用互联网科技实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是促进社会经济升级的重要工具。在互联网早已普及的时代,3G、4G网络早已覆盖千家万户,5G网络正在逐步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因此而逐渐显得落后,与新兴的多元化的互联网资源形成明显对比。互联网上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资源、实用的工具和功能强大的平台更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互联网这一领域的功能还未充分被开发,我们德育教师可以不断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2.“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课教学创新和改进
2.1 利用互联网,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包括信息化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要严把中职德育教师准入关,教师是德育课教学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在选拔德育教师的时候,学校的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应聘教师的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力求能选到优秀的德育教师。其次,教师的信息素养意识要转变,目前依然有不少教师不能熟练运用软件和网络工具下载教学资源,信息素养意识还相对落后。我们教师是教育的主体,首先要主动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学会利用网络寻找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要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德育教师,应该能顺应时代发展和时代潮流,磨炼自己信息化教学技能。最后,学校也要重视对德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培训。学校也要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为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保驾护航。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为教师创造教学经验分享平台,让老师们能互相交流,提高教师信息教学能力。
2.2 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本校的德育教学资源库
        在这个时代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中职学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中职学校更要积极革新教学方法,直面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主要让学生学习教材上的内容,而德育课理论性相对较强,也相对枯燥。中职学生又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学习主动性,很多中职学生因此无法全面吸收教材的知识,学习效率并不高,学习效果不佳。互联网上的海量教学资源,是中职德育课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德育课应该顺应网络时代的潮流,创建本校的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网上有巨大的信息库,上面有海量新颖的、丰富多彩的资源,这些资源是改善德育课堂时效性和课堂效果的动力。同时,德育课堂往往都相对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容易转移。而这些教学资源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互联网慕课,慕课上有大量的视频和动画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以及大量的在线课程、在线学习云平台和教学资源库等等,我们德育教师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这些资源,建立德育资源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利用社交软件和平台,建立师生平等对话机制
        当今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已经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各种各样的手机社交软件应运而生。互联网时代为学生们创造了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尤其是现在互联网接入越来越便捷,流量资费也大幅下降,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也非常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师生关系也要随着时代而改变,我们德育课教师也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手机社交软件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例如,微信中有很多德育学习公众号,内容丰富而精彩。德育教师可以将这些公众号推送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这些平台上学习德育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选择课外学习的内容,就在平时的碎片时间中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德育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发布在微博、QQ、E-mail或者微信上,还有近两年非常火爆的抖音等社交公众平台,学生可以在手机上进行学习,而这些社交软件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让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软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对课程的建议,还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德育教师可以在社交软件上布置任务,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社交软件讨论课后的问题,探讨社会热点,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如此,增加了中职学校德育课中师生的教学互动,学生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很方便地与老师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4利用“互联网+”,拓宽德育课教学渠道
        互联网的兴起拓宽了中职德育课学习的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德育课要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互联网拓宽了德育课的教育渠道,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这个大课堂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让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中,还能在假期和闲暇的时间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大大促进学生们对德育的内化。例如利用现在非常火热的“微视”制作教学视频,就是一种教学手法,利用这种零散化的教学方法,对中职德育课中的课程内容和重难点进行分解,学生可以更便捷地学习德育课程,特别是在课堂中没听懂的难点和重点,可以反复观看微视软件上老师发布的相关教学视频,有利于学生进行零散化学习,现在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习惯受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为中职德育课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3.结语
        互联网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利用“互联网+”进行德育教学,是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互联网+”的提出给中职德育教学带来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开发“互联网+教育”也正处于摸索、创新的阶段。中职德育课教师也要紧跟时代,想方设法提高自我的信息化素养﹐把互联网手段运用到德育课堂中。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方式迎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在时代的潮流中,乘风而上,顺势而行,以谋求德育教学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长秋.以“互联网+”促进学校德育变革.[J].中国德育,2015(15).
[2] 陈雯婷.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 (4).
[3] 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是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11).
[4] 徐明华.借势“互联网 +”打造中职德育课堂新生态 [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5).
[5] 李晓霞,李庆,白新玲.“互联网+”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究:以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6(7x).

【作者简介】陈琳(1986-),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德育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