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吕燕
[导读]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
        吕燕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第三中学校 山西省晋中市 032700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行为品质的发展、价值观念的构建,所以在初中教学中需要特别强化。其中政治学科拥有大量德育相关的内容和方法,与德育息息相关,因此当下初中政治教学中要特别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德育内容,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应用,塑造健康的身心品质。本文即此为主题,分析初中政治教学融合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政治教学;融合
        
        初中政治教学包括法治、纪律、品德、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它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其健康成长。而素质教育中德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将其融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既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而且初中生恰好处于叛逆期,很容易出现不良行为习惯,加强德育教育有利于解决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改善自我,真正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一、初中政治教学融合德育教学的意义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心理和身体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客观世界认知不足,尚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价值观念,尤其处于信息化社会,受网络多元信息的冲击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初中生很容易被诱导而出现错误行为。此外,初中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在生活与学习中常常会有不健康的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而德育教育则可以对初中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包括正确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心理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实现人格素养的发展[1]。所以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具有现实应用意义,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深度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辨别关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今后成长中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在根本上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综合来说,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情感逐步走向稳定的阶段,包括集体荣誉感、劳动情感、社会公德心、责任心、义务感等等,都相应会注入学生思维情感中,同样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观也会从萌芽向建构体系的方向转变,由于他们缺少社会经验的积累,道德情感的正确与否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没有相应的参照标准,所以,很容易出现困惑和不知所措。因此,学生的成长决定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初中政治学科由于包含了社会规则认知、自我成长引导、人际交往准则等丰富的知识,对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等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力,德育的融合则深化学科内容,以更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一)构筑德育情景,激发学生的感知力
        德育情景具有生动、形象特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绪,让学生乐于投入其中,探究更多的知识,以此在互动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初中政治教学融合德育教育,需要积极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多样且丰富的德育情景,唤醒学生的感知力,诱导学生思考,以此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真正将德育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

比如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堂设置问题情境,在班级中提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情境出发,回忆生活经验,然后和同伴交流,在发表个人观念的同时也可以提出疑惑,使教师准确掌握学生在同样情境下面临的不同问题,然后为学生做出补充,教授学生正确的行为品质和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从问题情境学习丰富个人的价值观念体系,拓展个人的视野,发展良好的精神品质[2]。
(二)丰富课程形式,增强德育融合效力
        传统政治学科的教学基本采用讲授的方式,以致于学生对内容没有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沉闷,从而影响了德育教育的融合效果。当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丰富课程结构,将德育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展现,以此提升学生理解和吸收的效果。处于信息化时代,由于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入融合,逐步改变了教学方式,所以教师要把握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传递德育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内容的不同,为学生添加视频、音乐、图片等元素,帮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来体验和感悟。比如将一些和学生相关的成长电影、纪录片引入政治课堂中,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而形成思考,在班级中交流,由教师做出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解答情感和思想上的困惑,真正让学生在情感上乐于接受有益的道德引导[3]。另外,还需要经常性地组织辩论会、讨论会等教学活动,为学生设置德育有关的话题,将社会与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积极发表个人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辨识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政治课堂中接触到的德育知识主动转化为优质的行为,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三)组织实践活动,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知识的应用成为特别强调的教学目标,那么德育教育融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即是否能够在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际融合中,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实行,一方面让学生在自我参与中体会德育知识,深刻体会积极观念和行为的价值,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修正自我品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政治教育多存在理论知识,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教师相应融入了德育教育,但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在根本上并不能将其内化为自我力量[4]。所以,要加强实践教学比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政治教学中的德育知识通过实践呈现出来,最终引导学生在个人行为上展现。
        根据德育教育目的,教师需要在政治教学中参考书本内容,设置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德育知识在现实生活的使用过程,通过对分析、观察、感受、领悟,学生更易于将其记忆在脑海中,以引导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灵活应用,以正确、积极的道德品质与他人相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以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为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划分小组,然后实施服务家乡或者社会调查活动,深入家乡的大街小巷,去感受为建设家乡付出汗水的良好行为品质,关注家乡的乡土人情和文化风俗,从而激发个人热爱生活的品质,构建为家乡做贡献的精神。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合作,树立团队合作意识,真正在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中实现素养的提升[5]。

结语
        德育教育在政治教学中的融合不仅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且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无论是在价值观念、人格塑造,还是成长中对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处理,在参与德育教育过程中,都可以给予学生一定帮助和启发。所以,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以情景构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德育知识,感悟积极思想观念的价值,并通过丰富课程形式、多样实践活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德育知识,完善学生的思维体系,优化行为方式,以此实现有效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渊.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08):107-108.
[2]刘爱香.以情施教,让初中政治课教学更有“温度”[J].教育现代化,2018,5(17):347-348.
[3]夏晓光.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1):145+147.
[4]李中平.关于初中政治教学渗透德育的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186-187.
[5]杨礼刚.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