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把实验做好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石绍权
[导读] 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石绍权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三乡中学
        广东省惠州市   516151
        内容摘要: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把实验做好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备好课,学生要做好预习;课前充分准备好实验器材;教师实验过程的指导;数据的收集和总结;器材的整理。
        关键词:实验、操作、仪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物理实验的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因此,在中学阶段必须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把实验做好呢?本人认为要把以下几方面做好。
一、教师要备好课,并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做到有备无患。
        上实验课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好课,写好教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每一个实验的关键,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上课前检查每一组仪器也是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而不少教师认为这是实验员的事,不予重视,结果实验开始了,才发现有的器材短缺,有的仪器不能使用,至使一部分学生做不成实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实验前教师要备好课,检查实验器材,并且提前预做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教师准备好了,学生就更应该要准备好。提倡学生预习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学生没有预习实验,实验时就无从入手。就算老师要讲解,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也不能做到完全理解。但教师在要求学生预习实验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要布置预习题纲,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逐步做到不预习不准进实验室。例如在做“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可以布置以下预习题纲:1、温度计的液泡能否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能否把温度计拿离液面进行读数?3、是否所有温度计都可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二、器材的准备,以及课上介绍器材的使用方法。
        物理教学中,每一个课题的实验都要用到很多器材。在进行分组实验前,能否把实验所需的器材都准备好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上课前必须检查每一组仪器。

检查仪器时一定要认真,首先从数量上规格上检查,其次看每一件仪器是否能用。考虑到实验的过程中,有出问题的可能,还应有一些备用器具,以便及时补充更换。例如在做“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你必须先检查石块的数量是否够,天平是否还能够正常使用。
        初中物理实验会涉及到很多器材的使用。如直尺、天平、量筒、弹簧秤、压强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万用电表等。在做分组实验前,老师必须得介绍清楚本实验所要用到的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点出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排除故障。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学生即使按照教师要求在实验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对仪器的操作步骤也比较清楚了,但一旦接触到实验仪器,仍会束手无策。因此,实验前教师应对如何正确操作仪器进行示范,必要时强调说明不按规范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尤其在学生进行操作过程中,要抓住典型事例向学生反复示范。例如,在做“测量物体的的密度”的实验,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时,经常有学生会把石块直接竖直放入量筒里,而把量筒的底部砸出一个洞。老师可以在实验前,先做示范操作,量筒平放,把石块放入量筒口后,才缓缓把量筒竖立起来。
三、实验过程的指导。
        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包括仪器调节、观察操作、仪器整理。这个部分学生是主体,教师巡回视导,发现有做错的,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对中差生进行倾斜,给他们多一点指导,让他们体验完成实验的乐趣,从而提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师要对学生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总结。
    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视导,除了要对学生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还要收集学生实验中产生的数据。不管是正确的、误差较大的,还是错误的数据教师都要收集好。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小结。把学生实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产生误差较大的数据的原因。对在实验操作中做得比较好的小组或者个人进行表扬,对操作有误的现象进行指正,并举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特殊事件让全班同学共同探讨。例如,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有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并不能把水煮沸,看不到水的沸腾现象,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共同探讨其中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束后器材的整理。
        当所有学生都把实验完成了,也不能让他们马上离开,要对器材进行整理。仪器整理,也是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要对器材进行清理归位,检查有无破损现象。这样可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等。
        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