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邢慧宁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将我国国力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邢慧宁
        甘肃省会宁县回民小学  甘肃白银  7307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将我国国力带上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地区地势、文化等的限制,逐渐出现城市和农村的两级分化现象,这不仅仅是对我国综合发展的限制,还暴露出了对小学教育的不公平性。而城乡结合部的出现,对这一倾斜现象进行了平衡,本文据此对城乡结合部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有效教学是我国近年来才提出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小学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更加严格的评价标准,同时,我国也对高素质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高要求,小学教育中的数学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学科。因此,学校应该秉承教育高素质人才的理念,要求教师展开有效教学,并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城乡接合部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虽然我国号召学校注意人才素质教育培养的提议已经提出了很久,并且各学校已经重视并取得了个别的成就,但还是没有普及到全国各地的教师,学校是接收到了,但教师还没有完全习惯这样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学理念中,不仅给学生施加了更大的心理压力,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无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得不到教学的有效效果。
2城乡结合部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2.1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效率首先来自于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任何一件事,只要缺少了目的性,就难以成功,就算最后做成了,过程也会很坎坷,大大降低了做事效率。学生学习也应如此,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奔着目标前进,卯足了劲儿,投入自己百分百的热情去学习。教师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学习目标,制定专属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水平。教师在进行引导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每个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树立建议,对他们的发展提供方向。
2.2合理规划教学目标,辅助后进生
        教师的教学应该适应全体学生,而不是只照顾到一部分优生,如果只根据那些之前接受的教育本来就好、学习能力也特别强的学生,而忽略那些从农村来的教学资源落后、知识接受力较差的后进生来规划教学目标的话,那整个班的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还会导致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局面出现。因此,教师要合理规划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生的平均水平,做到教学公平化,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在辅助后进生上面,帮助后进生提升学习成绩,赶上教学进度。
        在辅助后进生进步的做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从不同板块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性格方面入手,针对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后进生开展一些学习交流活动,引导他们和自己进行学习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障碍点在哪里,针对他们的这点障碍,为他们提供突破建议,并时刻关注他们的改变进度;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后进生展现自己,在教师和同学的点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的练习自己所欠缺的能力。
2.3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根据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还不足以满足新的教育要求,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不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也就无法和国家新发的教学大纲内容相匹配,从而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多关注我国教育理念的更新动向,并跟上改革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高效、科学地带领学生学习。


2.3.1教师教学方式科学化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的关键点,之所以学校配备教师教学,就是因为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有效学习,并且在教师的辅导点评下了解自己的不足。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还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之前那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既单一又枯燥,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增加教学方法,使教学手段科学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习行动力。只有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面下了功夫,符合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会低。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例题:“学校里买来一些菊花,如果每行摆12盆,可以摆4行;如果每行摆3行,每行可以摆多少盆?”,教师不能像平时那样口头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思考,对思维能力还不够强的小学生来说,光用脑袋思考而没有实体动手操作的化,无法高效的进行解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花盆,自己在纸上尝试排列一下,看看到底能摆几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自主思考,还能培养他们动手解题的习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3.2教学手段科技化
        传统的教学是经典的,但也是一成不变的。这对于正处于好动且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小学生来讲是行不通的,再加上数学知识枯燥乏味的特性,传统的教学显得不够效率。教学内容的表达形式越丰富多样,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的救援顺利,课堂教学效率也会越高。小学生正处于一个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去理解事物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教学内容里添加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能让学生直观感受知识的素材,协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版块,由于小学生还没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光是在教师的口头形容下,各种空间和图形很难在他们头脑中成形,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建各种图形和空间的动画课件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图形的构建框架,抓住图形特点,吃透难点知识,提高课堂的知识吸收能力,加快教学目标完成进度条。
2.3.3课堂结构高效化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和学生要有一定的互动。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课堂是活跃的,同时学生的思想也是不同的。教师帮助学生思考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根据回答的问题来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全班同学思考。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的课后习题:“阳光舞蹈班原来有58人,有19名学生毕业了,新加入了16人,舞蹈班现在有多少人?”,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按照题设的问题结合本班学生情况进行问题的改良,让学生自己代入该题中,进行思考解答。一旦学生回答了问题,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一个双重提问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并且通过课堂提问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促进更深更有效的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小学数学更是能让学生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科,因此,针对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学生综合水平的教学计划,同时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数学学科的有效教学发展,为培养未来国家高素质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薛晓丽. 刍议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 教书育人. 2019(25)
[2]陈玉嫔.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三点体会[J]. 华夏教师. 2018(19)
[3]刘迪兰.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20(02)
[4]王平兴.  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