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谷岩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新课程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谷岩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海滨教育中心 , 天津 30028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新课程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高中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高效课堂的标准和要求,并针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为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措施

        物理是高中的重要学科,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目前物理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理念,切实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应该从各个教学环节入手,才能够真正的为课堂带入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一、新课标下高效课堂的标准和要求
        高效课堂其实就是指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效率较高的课堂。高效课堂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课堂上的高效率和高效果,使学生利用有效地课堂时间最大限度的吸收新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大可能的完成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下高效课堂的标准和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老师要抓住教学点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能够做到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究,从而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二、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现状
        1、 过于重视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甚至为了出成绩,把重点放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发展,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方式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不能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限,因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3、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还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提出一些“是”或“不是”这样封闭式的问题,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3、课业负担重,学生不能够及时巩固知识         
        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学生的课时安排就比较紧张,自习时间相对较少,各科的作业量比较大,学生只能忙于完成各科的任务,而无暇对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以至于学到的东西无法落实到位。这样一来作业变成了负担,而没有起到锻炼思维和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    
三、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精心备课
        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只有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才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高效课堂中要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老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在备课过程中老师明确教学目标,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清楚的把握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这样才能够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其次,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明确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够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有所预见。


        
        2、尊重学生的主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课堂上不要总是老师在讲,要留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只有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掌握东西。在课堂上节省时间固然是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物理能力的培养更是衡量物理教学的关键。一味地追求教学速度,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忽视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从长远看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而在物理课堂上,老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的实践性比较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想禁锢在枯燥的理论之中,在长期被动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扼杀。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该坚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将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在物理课堂上,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上台做实验演示,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能够使学生认真的观察找出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这样学生才能养成勤于思考的好的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效整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中物理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学生能够跟随老师的讲解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5、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要从课堂导入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日常的生活、新闻等话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入要学习的知识。此外,老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要耐心引导学生,并且积极鼓励学生的进步,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放大细节和化抽象为具体的优势,使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这样有助于高校教学工作的落实。
        6、老师注重教学反思
        反思是老师不断改进与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地反思老师能够找出教学发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首先,老师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具备丰富的物理专业知识,只有老师不断地学习与进步才能够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反思,老师要注重积累,通过老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或者多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程,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再次,做好课后总结,将课堂中的思考和困惑记录下来,以便重新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促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目前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互助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艳钦.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J].中学理科园地,2018,14(06):26+28.
        [2]高岳东.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23.
        [3]陈军甫.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