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关晓慧
[导读]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
        关晓慧
        黑龙江技师学院 黑龙江 鸡西158100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培养中职院校学生基础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入到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本文首先对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概述,然后提出互动式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应用措施,望采纳。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中等职业院校;数学;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场所,每年为社会培养出大量技术人才。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中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当前,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工作效果不佳,很多学生将数学当作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不利于数学教学工作发展。因此,需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基于此,加强对互动式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互动式教学模式概述
        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更加能够符合中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人的认知活动是一种认知要素相互作用的整体,任何认知活动都是有其内在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人的认知过程形成与发展中,前后关系尤为关键,体现在人们在接触到语言材料上下文关系,还包括客观事物前后联系,包括了在脑海中新旧知识点的关系。互动式教学根据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对数学教学空间加以设计,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互动式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兴趣引导,通过各种方式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互动教学模式,让师生之间更加默契,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多直观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的奥妙,从而推动学生自我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工作开展中,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相关数学概念、规律,了解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尝试应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这些与互动教学模式十分贴合,能够为中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2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
2.1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推动互动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文化基础较差,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数学本身作为一门内容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较低,数学课堂表现不佳。因此,中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师需要能够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深入分析中职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构建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数学知识探索。问题引导是互动教学最为基础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随着问题进行探索,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问题情境创设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情境开展各类数学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过程干预、指导,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及时解疑,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2.2 更加突出知识点,且鼓励学生质疑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能够改变传统的思维。学生需要形成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当然在数学学习中也会对相关数学知识提出质疑。针对这些质疑点,恰恰是学生没有理解、或者较为关心的问题。

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将这些知识点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多数学概念知识都较为抽象,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中职学生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中通过抽查、随堂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所欠缺的知识点,将其作为课堂突出环节。当然,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必须能够泰然处之,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信心,也能够起到增补疏漏的作用。当然,为了满足这些条件,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能够及时的总结知识点,及时改变策略,才能应对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2.3 积极开展学案式教学活动
        学案式教学指的是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学案,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挖掘问题、提出质疑,同时引导学生,让其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当然,指导学生通过信息交流、讨论甚至是辩论的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学案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能够更好的探究。例如,在“集合”相关知识学习中,教师先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出学案,并通过网络将学案发送给学生,学案中有计算题、选择题以及填空题,目的是学生通过简单查找,就能够掌握有关集合的基础知识,包括交集、并集、补集等概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这些基础知识。然后教师设计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在课堂中展开讨论,集中解决这些具有难度的问题。当然,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积极开展网络课堂,借助于手机、电脑,消除空间、时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能够通过学案进行主动学习,在课后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让其得到更加系统的消化与吸收。
2.4 采取有效的分层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以便于满足全体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实际教学中,中职院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生源质量却存在普遍较差的问题,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中职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探究内容,保证每一个层次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升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体划分层次中,应该采用灵活化、动态化的方式,定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层次调整,根据学生近期数学学习情况、态度等调整,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督促中职院校学生更好的探索数学知识。当学生面对一个具体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此类题型进行反思,对解题过程进行整理,利用类比、联想等手段,找出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区别,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形成与发展。另外,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对相关问题加以总结,包括易错的问题、不懂的问题、容易混淆的问题等,以便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工作开展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数学学习需求,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加深刻的兴趣,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当然,教师还需要针对中职数学内容特点,结合中职学生特殊性,合理的进行教学规划与设计,便于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全面提升,也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朱军.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2019,12(2):21-22.
[2]孔立波.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9,20(2):47-48.
[3]胡湘怡.互动研讨式教学法在职业高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8):36-38.
[4]麦水广.浅谈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19,17(1):116-117.
[5]何丽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探析[J].读与写.2019,16(3):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