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争平
江苏省沛县安国中学,2216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学校也对相关课程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课程;物理教学;思维导图;创新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孩子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理论知识体系建立和心智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教学阶段,物理教师不仅要带领他们学习基本的理论科学知识,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促进他们物理综合素养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设计。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不断完善,不仅要求提高学生成绩,更注重提高他们的知识总结归纳整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对于物理现象的思考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物理概念,培养他们的物理涵养。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我们常说的思维导图其实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思维发散工具,它主要是以直观的图片和简洁的关键文字作为教学载体,利用具有逻辑性的图文工具,完成对初中物理课本知识的分析整理,按照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物理阅读素材的特点展开物理教学。同时有研究表明思维导图这一逻辑性工具对于物理理论知识的二次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他们的生理特点,能够在贴合学生大脑、智力以及逻辑性的基础上完成教学,同时还能对他们的物理学习潜能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设计的一种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物理学习和物理问题探究的热情,提高教学 效率。值得在物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前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预习
我们知道很多初中学生一般是第一次接触到比较系统的物理课程,所以他们对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甚至是简单的物理概念都不能完成有效记忆和理解。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理论课上的物理知识,我们必须采取预习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前根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符合自身的思维导图设计,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课本教材的预习,提前查阅相关的概念和实验方法,将这些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展现出来,这样他们更容易在课堂上进行听讲,更容易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同时还要要求他们将自己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整理,这样他们会更加自觉地进行听讲,还会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根据自己的疑惑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物理素养。同时,这样的预习环节还能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打造更加高效的物理阅读课堂。
例如,在学习功率时,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灯泡亮度与功率关系”的探究实验,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引导学生进行功率学习,学生通过物理问题的模拟,通过这些问题去主动性的学习生活中的物理常识,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实践力去解决问题,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进行自己独特的思维导图绘制。这样的预习环节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降低他们的预习难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有利于物理课堂的高效开展。
(二)教学过程中不断要求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完善
我们知道物理课程主要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和物理实验的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引导学生发现各个章节物理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导图。我们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采用小组讨论的新型授课模式,教师在充分了解本班同学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对班级学生合理分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组间实行量化制,每周评出最优小组进行奖励。课堂上,每组的“主讲人”上台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本组的预习成果,期间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展开教学。一组讲解完毕,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或者进行补充,通过小组间的辩论式讲解,不断解决各个学生的具体疑惑,不断丰富每个学生的思维导图,从而完成对本章节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在学习《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这一章节时,要求每组代表进行具体的电压和电流测量操作与数据记录,其他小组要注意找出他们的展示错误或者遗漏点,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所有同学对“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的了解程度,细化他们的知识点,同时还能在讨论中进行物理实验的新型方法的探究和创新,丰富他们的思维导图。
(三)课下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导图完成对本节课内容的复述
我们要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角度出发,合理运用延续性的思维导图,文明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完成所学知识的汇报。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物理知识的复习,还能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优势。提高他们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认可度[2]。
(四)通过方法学渗透完善思维导图教学
要完成对他们综合素养的培养,我们必须注重方法教学,通过日常教学进行方法学的渗透,鼓励学生进行内容的归纳整理,这样既能训练他们的总结和整合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物理知识体系。例如:学习“电路中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电阻两端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查阅文献,总结规律方法,在做了充足功课的基础上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在具体探究过程中丰富他们的方法学,完善思维导图。
【结语】
初中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比较系统的物理课程,所以他们一般没有很好的物理学习方法,更没有科学的物理实验思维。为了更快地培养他们的物理素养,我们可以合理运用思维导图,通过科学的物理课程教学,不断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性,让他们形成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思维导图学习模式,从而达到帮助他们更快地形成物理实验设计思维,提高物理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婷.初中物理教学环节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34-235.
[2]陈云.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20(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