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刘治国
[导读] 数学教师在课程教育过程中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刘治国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钟吾中学    221400
        摘要:数学教师在课程教育过程中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关注到数形结合思想体现出的运用价值,重视通过数形结合运用打造更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梳理相关的知识结构,利于强化课程知识讲解实效性。这是因为通过数形结合运用将属于语言合理转化为针对性的图形知识,也能将图形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语言知识,在打造创新性探究平台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成效性。基于初中生体现出的学习意识和课程基础,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形结合运用到课程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中,以此保障学科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形结合;初中生;图形知识;语言知识

        前言:初中数学知识体现出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初中生在课程知识学习中容易出现理解不正确或者是实践运用能力较弱的问题,不能保障学科知识讲解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形结合运用到课程知识讲解中,关注到图形和数字知识之间的关系,重视两种信息之间的转化和正确的实践运用,利于收获更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和学科能力培养。这样可以通过数形结合应用提高初中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与实践运用程度,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课程知识并进行实践探索。
        一、数学教师应该关注数形结合体现出的运用价值,结合初中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
基于初中生体现出的学习意识和课程内容的逻辑性,数学教师应该关注数形结合体现出的运用价值,结合初中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样可以改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究与实践运用,利于保障学科教育实效性。
数学教师一方面应该关注到数形结合所具备的应用价值,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在发挥优势基础上提高课堂教育的实际效率。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与思考,在图形和文字信息转化基础上梳理知识点,在构建知识结构基础上提高学生们的记忆程度[1]。另一方面也需要分析班级学生的课程基础,综合多种因素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以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立足数形结合创新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利于班级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数学教师在课程教育过程中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关注到数形结合思想体现出的运用价值,重视通过数形结合运用打造更高水准的探究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基于初中生体现出的学习意识和健康成长需求,数学教师应该立足数形结合创新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利于班级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数形结合运用吸引初中生的关注力与探索兴趣,引导班级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以强化课堂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对初中生开展“余角、补角、对顶角”知识讲解的时候,数学教师应该通过信息技术运用形象展示课程知识,通过合成技术运用直观展示不同名称的角与计算方式。这样可以指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究与内容梳理,重视将图形信息合理转化为正确的数字语言,在数形结合基础上收获知识体验[2]。这样能指导初中生以良好的姿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在图形和文字转化基础上锻炼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让学生们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到学科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数学教师需要在数形结合运用基础上提高初中生的认知程度,保障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基于课程教育特色和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应用提高初中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与实践运用程度,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课程知识并进行实践探索[3]。除了开展以上两方面课堂教学探索,数学教师需要在数形结合运用基础上提高初中生的认知程度,保障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以勾股定理课程知识讲解为例,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图形展示方式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同时也需要在文字分析基础上构建相关的图形知识。这样可以让初中生在数形结合运用基础上对课程知识开展多个层面的探索,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以保障课程教育的实效性。
        结论:研究指出数学教师通过数形结合运用将属于语言合理转化为针对性的图形知识,也能将图形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语言知识,在打造创新性探究平台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关注数形结合体现出的运用价值,结合初中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同时,数学教师应该立足数形结合创新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利于班级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此外需要在数形结合运用基础上提高初中生的认知程度,保障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美芬.数形结合  并蒂花开——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3(05):242-243.
[2]李梦圆,赵泽峰.“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活用数形结合思想[J].才智,2019,26(11):174.
[3]余云洲.相互渗透,交叉作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06):114-115+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