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郑伟
[导读] 目前,在新课标体系下,愈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渴望通过学生能力的提升

        郑伟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六实验小学蔡村分校
        摘要:目前,在新课标体系下,愈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渴望通过学生能力的提升来促使学生收获一种更加持久的发展。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重点就在于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并通过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提升学生情感能力。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的扩充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思维,提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关键词:语文阅读;阅读能力;培养;素养
引言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一直作为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内容。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阅读能力依然亟待提升[1]。对此,在后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教学中,也就需要教师能够在立足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寻得一套适合小学中高段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使其收获一种更好地发展。
一、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1、实施情景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情景教学法是当代一项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创建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们在这样一种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情景去阅读学习,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悟阅读内容。其次,条件允许的学校,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来实施教学,当然如果不具备多媒体配备的学校,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因为图片与传统的文字相比,往往更容易吸引学生。比如在阅读《观潮》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下搜集一些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此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能力。
2、结合生活实践,丰富阅读素材
        生活中富含着众多的阅读素材,而且生活中的素材往往也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关注。比如在进行《颐和园》这篇课文的阅读学习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一些影视作品来思考和发表看法。比如笔者教学过程中,就给学生们导入了《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以该剧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利用电视剧中那安定祥和的生活画面与课文中的画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进行阅读教学,将文章的内涵上升至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度,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和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同时也促使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阅读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
3、积极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针对当前小学阅读材料的局限性,教师要积极的进行课外阅读素材的拓展,丰富学生阅读资源,提升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实施一种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的开放式教学,以此促使学生的阅读量能够极大地丰富,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趣味性十足的阅读材料,以此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进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习,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一些与周总理相关的事迹进行教学,通过对伟人优秀品质的搜集,促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的提升和升华。



二、以图文结合促进“读思结合”,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来看,在绝大多数的文章中都会设有一些生动的插图。低年级的孩子们对于这些插图往往也都比较感兴趣。对此,教师就可以紧紧抓住学生们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文章中的这些插图来开展阅读教学,引领学生以一种“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文章阅读,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有利的。当然,在教材中还有一部分文章是没有插图的,针对这些文章的阅读教学,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一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设计,不仅有效的强化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观察能力也达到了一种良好的培养效果。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程《我要的是葫芦》教学中,教师先针对课本中插画进行讲解,让学生去观察插画中叶子、葫芦以及人的表情动作,想象插画与课题的联系,带着疑问和思考去阅读课文,在阅读中增强学生的兴趣,提升阅读热情。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生动特点,来进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强化阅读教学实践
        鉴于语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能够积极的发挥出语文“以读促教”的独特学科优势,通过阅读拓展,深化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使其能够更加深刻的感悟到汉子语言的博大精深。同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实施一种生活化教学,借助阅读的媒介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和理解生活,从而有效的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比如在我们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篇文章时,首先从这篇文章的写作角度和题材来看,其本身就属于针对我们常见的生活形态和生活场景进行描写的记叙文。所以在进行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针对本篇文章的生字词进行讲解,随后由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对本次文章进行诵读,以此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强化对新学生字词运用的认识。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注重能够为学生努力的创造出一些课程实践机会,强化教师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生活美,比如组织学生去对爬山虎进行实地观察,通过实践来强化学生对于文章叙述内容的认识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情感。
        通过这样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锻炼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启发了学生智力,塑造了学生心灵,进而学生们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关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有很多,但不管哪一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要注重紧密结合学生们的发展特点,做到“以学生为主”,保证培养方法的有效性。此外,还要积极的创新培养方法,以此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水平与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伟峰,郭庆军. 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 中华少年,2017,(26):72-73.
[2]徐玲.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J].新课程(小学),2018(04):202.
[3]王亿萍.把握课文特点  落实语用训练——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8(04):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