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思考、行动——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三位一体”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朱洪云
[导读] 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朱洪云
        阳信县商店镇小桑学校  山东滨州  251800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其它学科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注重培养的是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以此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使小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解决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将小学语文教学实现“三位一体”,促进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了解、思考、行动;小学语文;三位一体
从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知识点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以及知识内容的作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最终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将了解、思考和行动进行有效的关联,以此来开展小学语文“三位一体”教学,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这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也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以下几点:
一 、了解、思考、行动,小学语文教学“三位一体”的意义
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好奇心强烈的时期,只要对周围的某件事物或者某个物体有足够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和探究中。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让小学生了解、思考、行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在这整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了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当好奇心被激发之后学生就会主动的进行思考,最后再通过实际行动开展实践解决问题,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体现出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是新课改对语文学科提出的教学要求,并且也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三位一体”,将教学步骤和内容进行了关联,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了解、思考、行动,三位一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灌输式教学依然存在
由于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依然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为目的,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这些教师过度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比如一些教师对考试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对考试中不涉及的内容没有引起重视,所以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全面,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凸显。此外,由于教师以及学校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所以在教学中为了可以传授更多的知识,甚至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长篇大论的讲解知识,学生被动的在下面记笔记、接收知识,长期处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既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也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课堂教学氛围沉闷
除了学校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考试分数过度重视之外,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学生参与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传统,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乐趣,因此一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中需要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和文言文等,背诵这样的文章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再加上当今学生多数都生活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中,养成了较多的不良习惯,所以对这些背诵类的文章缺乏兴趣,这也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原因。由于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所以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了解、思考、行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三位一体”教学的策略
(一)以问题为引导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行动
小学语文“三位一体”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只有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激发才能主动的投入到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当然,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让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终使小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解决问题,从而做到小学语文“三位一体”教学。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曹冲称象》这一课程教学时,为了在本节课程中实现“三位一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道题:请问同学们,大象该如何称重呢?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紧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比如:像不像知道本文中的曹冲是如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快就会被激发出来,当问题被激发出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思考,然后通过实际行动标注出曹冲称象的方式,从而使小学生自主完成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做到小学语文教学“三位一体”,对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做到“三位一体”教学
情景创设教学法是小学语文“三位一体”教学发挥其作用和优势的有效方式。在情境中,学生们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进行知识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首先需要对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其次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最后按照生活实例开展实际行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实现了解、思考、行动为一体的小学语文“三位一体”教学。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班级内营造春节的情境。比如即将过春节了,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文章中有哪些习俗,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班级内布置过春节的情境。或者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春节的视频,以此来引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并且通过班级创设情境的实际行动来进行本节知识点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使学生对“春节”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感触,同时也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且通过实际行动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做到小学语文“三位一体”教学。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通过实际行动学习知识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并且很多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联。所以小学语文“三位一体”教学的开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除了上述所说的《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之外,在现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还有《腊八粥》、《大自然的声音》、《火烧云》这些课程都是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文章。所以在开展这类文章教学的时候驾驶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探究以及实践,通过实践获取知识,证实理论知识,以此来实现小学语文“三位一体”教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了解、思考、行动,小学语文“三位一体”教学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三位一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注重开展实践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秋贤.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
[2] 张丽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
[3] 唐大章.探析初中数学学生合作新模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