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李蕊
[导读] 在初中教育中,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
        李蕊
        德强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6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初中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许多学生都感觉枯燥乏味,教学课堂效率始终不高。因此,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呢?这是相关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阐述了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性,对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对策
引言
        数学属于基础类学科,高质量的数学学习,能够为其他学科的高效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基于数学学科逻辑性强、抽象性强以及教师教学手段滞后等因素,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为低下。由此,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积极落实素质教学改革的全新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教学主体位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各类先进、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1]。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性
        所谓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在教学课堂有限时间内,教师利用所有时间及精力,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知识重难点。初中数学知识从具体至抽象,学生思维正处于过渡阶段,常常需要直观而生动的图形辅助理解。只有数学教师构建幽默而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空间,大胆猜想,积极探索。由此可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提高其学习主动性[2]。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对策建议
        2.1优化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事实上,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属于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兴趣,采用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从教学课堂现状来看,目前课堂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上课不听讲,极易睡觉或做一些小动作,等等,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怎样改变与遏制呢?教师应该依据教材内容采用多种教法,以此激发学生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事实上,也只有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列举身边实例,解决教材中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数学知识。初中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自尊心比较强,只要取得一点成功就会感到无比自豪。因此,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多表扬,多鼓励,激发学生快速积极学习。
        1.营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利用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学生自然就会积极投入学习中。
        2.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让初中学生长时间静坐,肯定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可提供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习热情[3].
        2.2应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在充分契合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加直观的感受相关知识,进而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多媒体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构建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轴对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科学使用来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对称性质的美丽图片,如圣诞树、剪纸、脸谱等,以此来有效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图片都具有怎么样一种特点?并让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最先发现其中蕴藏的特点。通过仔细地观察和思考,有的学生发现了:这些图片都是以中间竖线进行对称的。最后,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这一发现,将学生们的学习思维有效的迁移到轴对称知识的学习中来。如此,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师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引导学生步入了本章节重点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教师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2.3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依据教学内容,提高数学知识可视度及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直观掌握及理解数学知识。比如学习“二次函数移动关系”相关知识时,如果只依靠教师口头讲述,学生极难理解顶点移动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开演示,让学生观看两个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移动后重合,依次标注每个顶点的变化情况,学生就可直观观看到图象的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难点[4]。
        2.4开展小组合作组织学生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学改革下产生的一种创新的、高效的教学方式,其通过让学生围绕每一学习任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将教学课堂交还给学生自己,从而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积极地展开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和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积极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直方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组织学生探索知识。首先,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以保障每一个小组的学习竞争力一样。然后教师需要契合本章节的重点知识学习,为学生提出这样一个小组学习任务:“统计班上同学近视需要戴眼镜的情况,并通过直方图进行表现。”针对这一学习任务,学生首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该学习任务,包括如何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绘制直方图等;然后学生需要进行任务的合理分布,并良好地施行;最后学生需要通过小组讨论来确定直方图绘制地合理性。在所有小组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教师最后需要针对每一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点评。通过这样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完全将教学课堂交还给了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教师只不过是作为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指导。如此,学生通过活动的思考、实践以及讨论,深刻地理解和应用了相关知识,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习质量,进而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适应素质教学改革的全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位置,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小组学习、生活化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成长为高素养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龙.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2020(37):115.
[2]黄初灿.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考试周刊,2020(75):49-50.
[3]张建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33):113-114.
[4]刘克南.尝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对分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J].新课程,2020(32):175.
[5]常登银.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4):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