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实现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葛茜
[导读]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
        葛茜
        广元市朝天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分层教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思维性强、较难理解的物理知识。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师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实现
        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都会认为物理是非常难的一门课,并且物理成绩也总是不理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物理这门学科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物理中有较多理论性知识和抽象的物理现象。大多数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就是在课上能够跟着老师听懂,但做起题目来完全没有任何头绪,这一点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学生群体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理解、想象能力等各不相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能够全部消化的可能只是部分学生,大多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为了解决这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就要使用分层教学法,帮助各层次学生以最适合自身的方式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上取得进步。
        一、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参考,是课堂教学的方向和指南,直接影响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自己层次的目标,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学习中,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确保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明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初等层次要求学生能够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了解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中等层次要求学生能够体验质点的条件与意义,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体会运用坐标的方法来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高等层次要求学生建立质点概念,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质点模型的条件判断,坐标系的建立与应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明确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深刻认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
        二、利用微课等互联网教育方式开展分层教学
        在“互联网+”教育不断发展更新的时代,微课教学可以辅助教师开展分层教学,践行新课标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复杂的高中物理知识通过视频、声音等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物理学科的内容。教师在高中物理分层教学中运用微课等互联网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理解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花心思去进行分层次教学。每个班都存在一部分的学困生,这些学生都存在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等问题,教师可以为他们做一些特定的基础教学讲解;而班级中的优等生往往需要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去进一步的提高,对于他们,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相对来说具有挑战性的练习。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能完美的顾及到每个层次学生的接受程度,所以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模式上,做出一些改变。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内容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播放实验过程,引入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思考,从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定律的概念。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通过微课演示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建立物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并通过微课建立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分层开展教学活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利用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为目标,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以优带差,取长补短。教师可以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设计分层次提问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带动物理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四、分层次布置作业
        为了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分层作业,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布置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更加注重解题方法的考查,以及物理知识的延伸和应用等考查。教师选取和设计的作业难度要适当,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最佳的方式就是分层布置作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两个不同层次的作业:初等层次的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曲线运动概念的理解等。能力提升题可以考查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等。教师要认真钻研物理知识,重视物理知识考查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理清知识的难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布置课后作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从而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秀梅.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探究[J].新课程,2019(18):67.
        [2]冯生兰.高中物理课堂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新课程,2019(12):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