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山东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学校 山东 滨州 256623
摘要:小学是学生系统接受数学教学的开始,学生形成的数学观念,掌握的数学思维和方法都将影响他们今后数学素养的构建,所以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当下,游戏化教学越来越受小学数学教学的青睐,它不仅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性格特征,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理解知识,增强学科能力。所以,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需要将其与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结合,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应用;原则
游戏化教学是将知识和游戏紧密结合的教育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兴趣,同时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活力,让师生在良好的互动中提升教学效率。但游戏化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中引入游戏,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客观条件以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确保能够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相应帮助学生高效理解知识,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本文即以此为方向,分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原则,并相应提出具体的应用措施。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数学是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而且大量的计算需要保持严谨性,这使得学习过程枯燥、复杂,如若学生没有从中找到乐趣,缺乏有效方法的指导,很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并影响今后的数学成绩。所以,应用游戏化教学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将繁杂、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通过巧妙、丰富的情景来吸引学生参与,使学生从中发掘数学的魅力,以建立长久的学习动力[1]。
(二)合理性原则
游戏化教学面临的主体是小学生,他们在性格特征上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要在应用中要坚持从学生本身出发,以适配、合理的游戏帮助学生克服现实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按照正常的流程实施游戏,在学生参与游戏过程中做好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游戏的同时可以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要特别防止游戏时间过程,内容不明确、流程模糊而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状况;另一方面,科学设计游戏,遵循合理性原则。游戏最终要依附于教学内容,和教材特征和数学教学目标相结合,不能脱离教材独立存在[2]。同时,要把控好游戏化教学的时间,在适当的条件下开展,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游戏这一载体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中突破学习的困境,实现学科能力的提升。
(三)多样性原则
传统教学由于单一性和模式化的教学手段而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较低。采用游戏化教学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但游戏存在丰富的类型,不同的游戏对于学生的影响各不相同,部分可以开发智力,部分则可以培养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如若教师采用同一种游戏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会逐步降低,能力同样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3]。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游戏化教学需要遵循多样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断地设计丰富多彩、趣味多样的游戏教学方式,让课堂始终保持新鲜感,以在不同的层面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游戏
教学内容是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核心参照,要保证学生理解知识、并有效掌握,则需要根据实际的数学知识来精心设计游戏,在学生经历游戏的过程中启发思维,帮助学生一一突破繁杂的知识点。
首先,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材进行分析,确立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框架,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充实教学过程。然后针对性设计游戏,依据教学重难点选择合理的游戏模式,让游戏和教学内容能够充分融合。其次,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能力。不同阶段的学生数学基础和经验会发生明显的转变,在开展游戏活动时需要保证游戏可以受益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中掌握切实有用的方法技巧[4]。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要设计生活化强的游戏,结合学生的爱好,构建可以引发学生回忆的游戏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形象化、直观化方式来理解知识;而高年级的小学生,需要设计探究性和综合性较强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锻炼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依据教学环节组织具有挑战性的游戏
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数学课堂通常由几个关键环节组成,其中包括课堂导入、课中探讨和练习以及课后复习巩固,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和能力具有差异性,在不同的环节会面临多样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在各个环节针对性地设计游戏,使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学习效果。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学生由于初步进入课堂,心理状态和精神处于振奋阶段,课间玩闹的愉悦状态仍旧存在,为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运用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游戏来导入新课,比如拼图等直观化的情景游戏,可以充分唤醒学生的经验意识,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思维上平稳过渡至课堂;其次,课中教学时,学生在面对长时间的知识输入以及难点知识的理解,会在思维和注意力方面出现疲弱状态,这时教师则需要组织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性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竞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5]。
(三)通过教学目标应用具有发展性的游戏
小学数学课堂对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最终目的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习效能。那么教师要从学生的客观需求出发,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内容,全面强化数学素养的游戏,使学生真正能够从游戏教学中受益。通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总结所学内容,构建系统性的逻辑思维和知识框架,但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知识经验和总结经验不足,很难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要借助游戏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对于数学知识的巩固,除了公式定理的掌握,还包括诸多例题和习题,为了防止学生出现乏味、丧失兴趣等问题,可以在巩固练习中运用数字游戏,以竞争或者是合作的方式完成练习,在活跃的情景中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课程总结需要学生对一节课或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串联,在脑海中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在班级中分享,开展互动交流游戏,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总结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6]。
结语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具有现实应用意义,无论是兴趣的调动,还是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知识内容的理解都具备较强的影响力,所以要在遵循趣味性、多样性、合理性的原则上在课堂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应用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引导作用,通过与教材内容、教学环节以及学生认知规律相结合,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以保证学生思维和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需要组织综合性强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综合素养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陶怀福.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81.
[2]冉瑞彪.寓教于趣,寓学于乐——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18.
[3]杜灶代.在游戏中找数学 在快乐中长智慧——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的策略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7):87-88.
[4]潘维.谈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才智,2020(14):103.
[5]王淑花.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20,18(08):98-99.
[6]王旭东.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06):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