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功
山东省陵城区第一中学德州市 253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大规模改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受到广泛重视,在高中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高中班主任也需要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和优化。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参与度较低、管理效率不高的情况,通过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目前高中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班主任应采取的相应改善措施进行探讨,从而使班主任能够转变自身观念,确保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民主管理意识缺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民主管理意识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得到广泛重视,并通过民主意识的强化,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激发,并在班级管理中更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从而使管理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1]。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少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尊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未予以体现,班主任仍是管理工作的主要决策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学生优势无法得到发挥,对学生的个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制,对班级管理成效造成影响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班级特殊群体忽视
在高中学生中,因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环境等原因,导致部分特殊学生学习成绩差、内向自卑,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这类特殊学生也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难点。目前部分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事务管理时,往往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心理素质等缺乏重视,尤其是这些特殊学生,由于学生长期未得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会形成反叛或压抑的心理,进一步使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影响和阻碍。
(三)丰富班级活动缺乏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所承受的课业压力相对较大,课程较多,因此为了配合教学进度,使学生更专注于学习,通常会减少班级活动的组织,导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无法有效疏解,和谐的班级关系较难建立,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影响。
(四)班级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不少高中存在着过度注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对班级管理工作缺乏重视的情况,往往造成对学生的良好行为品质及思想意识的形成的忽视,并且部分高中在学校教学设备更新换代中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在班级管理中,还需要对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加大投入和探索力度[2]。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一)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应积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使民主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自身主体作用发挥的同时,使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得以实现,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班主任还应将学生的个体意识充分融入班级管理工作中,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使学生主人翁意识得以激发,从而在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使管理质量和成效有效提升。
班主任还应对班级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创新,在管理工作中,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班级或学校的成功经验或新的管理理念,对班级管理机制和手段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使班级管理制度得以健全和完善,提高管理的民主化,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工作,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能够使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加深了解,使其能够更珍惜自身的管理成果,树立以身作则的理念。 另外班主任也应对班级管理工作加强重视,从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
(二)班级特殊群体关注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需要对班级中的特殊群体加以关注,对其尽可能多地给予关心和帮助,使班级管理的和谐氛围得以营造,并使学生能够主动关心、帮助同学,对建立优秀班集体进行有效推动。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给予特殊群集的学生相应的情感鼓励和心理疏导,在适宜的班级事务中引导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感受来自班集体的关心和温暖,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使班级管理成效增强。
(三)班级活动不断丰富
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班主任也尽可能地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师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增进感悟,同时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也有助于学生以更愉悦的心情投入繁重的学习任务中[4]。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作还应加强先进技术的运用,促进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对以往的教学管理制度予以摒弃和改进,与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促进管理工作的全面改革和优化,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学生能够对多元化、国际化的时代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了解,对自身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使班级管理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教育要求,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对管理工作重要性提高认识,更新自身管理理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对现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对符合时代需求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对目前管理机制和方法进行改革,对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行改善,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有效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其今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元新.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新课程, 2019, 000(030):P.214-215.
[2]余仁军.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魅力中国, 2018, 000(013):256.
[3]谭强.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5): 200-200.
[4]王畅平.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27):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