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李敏
[导读] 不断落实的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李敏
        会宁县白草塬初级中学  甘肃白银  730737
        摘要:不断落实的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学生语文写作素材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本文在简要分析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写作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人教版教材,对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总结,以期提升初中语文写作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使得写作情有生法、写有方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写作能力
        前言: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最大可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会使学生受益终生。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普遍落后,且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写作素材,导致习作大多是无病呻吟,进而使得语文写作教学缺乏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人文的体验。因此,探究当今时代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结合教材文本特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现阶段,大部分初中生在进行语文写作时,都表现为无话可写、无法可写,在面对一个作文题目时,脑海一片空白,或是面对漫画类作为题目时,无法真正认识图画所代表的是什么,导致思路无法从笔尖流露出来。为解决学生阅读量少、素材积累少、语言表达方式少等问题,教师要始终结合教材的文本特质,针对学生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一方面,全面分析语文教材中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文风、文章思路、精彩语句等,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有关文章的框架,经过长久的积累,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后写作中灵活运用积累的作文写作方法与形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散步》这一课时,教师在列出文章框架,全面剖析文章内容后,明确划分文章的重点与特色,将丰富的内涵与耐人寻味的内容更加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增强学生进行模仿写作的动机,使得学生习作更加言简意赅、情趣盎然。第二方面,明确教材例文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意义。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具有大量的写作资源能够挖掘,为初中生语文写作提供更多思想感情、写作技巧、背景材料等方面的借鉴。一篇选文会使用不同的例子呈现知识点,其课后练习中也为学生提供了新鲜的写作材料,对提升初中生写作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三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布置写作任务。综合性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涉及到该学科的知识,还包含许多其他领域、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根据教材选文布置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不仅能够让学生将积累到的写作技巧、写作知识运用到日常写作中,还有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探索,以更加热情的姿态投入到语文写作中,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增强学生文学素养做出巨大贡献[1]。
二、创新语文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一方面,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法,将实际生活情境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生活中蕴含各种各样的美,教师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情、物,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进而增强作文中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观察的环境不应局限于家庭、学校,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是娱乐活动,进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例如,人教版中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是父爱,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车站中形形色色人物进行观察后,会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使得学生在写作时,拥有更多可利用的素材。

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要紧跟时尚潮流,利用短视频中的热点话题,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在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将生活中的感悟记录下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增强文章的辨识度,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2]。
三、增强学生阅读数量,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周作人说:选择30-50篇古文,让学生去背,背熟了自然就会写了,这也证明广泛阅读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一方面,正确认识阅读对加大学生文字输入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拥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不仅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言输入,还促使学生输出高质量的语言。在教师讲解文章写作手法与技巧后,让学生进行临摹、学习、创作,鼓励学生将真情实感带入到文章中,进而保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以人教版中《诗两首》为例,其中两首诗分别出自泰戈尔与冰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赞美之情。教师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后,并布置相应的背诵任务,让学生在理解两首诗优美之处的同时,还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冰心诗中“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这一句子,学生可将其运用到赞美母亲的习作中,进而增强作文的韵味。另一方面,适当引入课外经典文章,为学生积累写作方法、获取写作素材提供更加便利的途径。例如,在练习描写景色的写作时,在课前,让学生自行收集有关描写一年四季的文章,同时,教师利用现代化手段对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课上,教师从学生收集到的文章中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章,或是当下流行的文章,对其中描绘景色的段落进行讲解。基于此,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十分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水平[3]。
四、提供科学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抒发情感
        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阅读量、写作素材、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同样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增加自身学识,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跨省或是跨地区的经验交流会,促使自身写作技巧得到提升,进而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做好铺垫,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良好学习的榜样,让学生明确语文写作的目的与中心。其次,在拓展学生阅读量时,要挑选具有价值的材料,或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特点,提供内涵丰富的网站以及电子书目,促使学生在学做时能够运用积累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例如,在学习“有朋自远方来”这一课时,教师可将朱光潜的《谈交友》以及培根的《论友谊》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快速获取到有关写作的素材,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习作的深度。最后,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作文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素材。初中生大多时候是对让人优秀的观点进行死记硬背,在没有理解其内涵的情况下,就生搬硬套,导致作文缺乏思考。因此,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标记出套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批注,充分发挥出概括式批注、补白式批注、感悟式批注等其他批注的功能与作用,当学生接收到反馈意见后,能够读出文章中自身的感受,进而增强学生对素材的感悟,使得写作能力得到锻炼。
结论:综上所述,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始终结合教材的文本特质,对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同时将生活场景引入到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逻辑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促使初中生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推动初中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凤霞.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与探究[N]. 黔西南日报,2020-07-17(007).
[2]杨学斌.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策略指导[J].才智,2020(16):74.
[3]刘晓燕.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103+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