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鸿灿
道县四马桥镇杨家中心小学 湖南 永州 425307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语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取综合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强化语言应用能力,为提升学生综合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措施,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为将来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语感 培养
小学时期的学生内在潜力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可塑性比较强,是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语感的重要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能够对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充分的理解和领悟,能够进行很好的实际应用,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小学生语感的提升。
一、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是学好语文学科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语感能力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把单板的语文材料转化为形象化的知识,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并能够帮助小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产生联想和想象,对语言文字抽象的概念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再次,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够让小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和作者产生精神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内在的文学修养,提升精神境界。【2】最后,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够强化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应用意识,强化语言沟通能力,促进社会交际能力的提升,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由此可见,注重在语文课程中强化语感培养具有重要的实际作用。
二、培养策略探究
(一)注重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并通过想象力,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副形象化的图像,并平直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化的画面,既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内在文化修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对语文课本教材进行大声的朗读,并且要注重对朗读的技巧进行指正和引导,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词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并通过文字的朗读,想象长征途中的艰苦岁月,并让学生对艰难的革命岁月产生感知,对为了现代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内在的情感感知能力。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开辟专门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活动,学生可以朗读课本文章,也可以朗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能够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激发出内在情感,对文章的深层含义具有更加形象化的认知。【3】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火烧云》开展朗读活动,注重对学生朗读过程中的语气,声调等进行纠正,能够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真正想象到到火烧云壮阔的画面,从而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促进语文语感的提升。
(二)语言积累
大量语言的积累是学生语文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前提。由于小学生记忆力比较强,想象力比较丰富,且可塑性较高。由于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大量的优秀的大家名作,语言优美,思想深刻,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朗诵和记忆,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好的文章段落或者的词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摘抄并积累下来,在平时练习中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和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知识,而且能够对这些优秀的词句和锻炼的学习,对遣词造句的技巧和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4】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的相关知识时,文章中含有大量的细节性描写,对爬山虎的进行细致的描述,能够让学生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副活灵活现的爬山虎盛开的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比较好的词句段落进行摘抄,积累丰富的描写性的语言,能够在今后的作文写作以及实际应用中进行实践,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情境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更加能够体验到语言的实际应用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琴曲音乐,让学生在古典优美的音乐氛围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感知文中表达出的知音难觅的悲怆。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场景中更能够激发潜在的语言感知能力,并掌握语言实际应用技巧。【5】例如,在学习《找春天》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拉近和春天的距离,亲自感知春天的魅力,寻找春天大自然独有的特点。学生在已经学习了课文内容的情况下,把文字内容和大自然的实际景象,在大脑中形成关联,既可以强化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而且能够增加语言文字的形象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帮助。
(四)写作锻炼
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语感的培养,实现学生综合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较为优秀的文章进行模仿写作,对文中的语言结构,遣词造句等技巧进行学习和掌握,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知识素养,能够在自主写作中强化语言感知能力,让学生知道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应用方法。【6】例如,在学习《搭船的鸟》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并让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喜欢的小动物进行作文写作,比如《我家的小狗》《我家的小猫》等,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组织能力,强化语感。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外定期举办读书活动,为学生创建浓厚的写作氛围,在自然而然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作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规划,例如,可以让学生试着写《我最敬爱的人》等作文题目,既可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也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抒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强化生活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的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综合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进行大量的语言积累,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写作锻炼,强化语言文字的应用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语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海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J].新课程,2020(31):202.
[2]黄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强化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8):11.
[3]祝其华.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安徽教育科研,2020(14):45-46.
[4]苗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的两个要素[J].家长,2020(21):169-170.
[5]李峥.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132.
[6]尤雅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强化研究[J].新课程,2020(2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