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如何在智力游戏中进行教育与指导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8期   作者:吴函烨
[导读] 《幼儿园教学纲要》中强调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游戏
        吴函烨
        贵州省兴义市百春幼儿园  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幼儿园教学纲要》中强调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和水平的发展,同时,有喜有使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我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天性,并且本着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体现幼儿游戏的特点为前提,对幼儿的游戏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快乐、幸福。
        关键词:游戏;方法;策略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幼儿向另一个幼儿建议:“我们来玩游戏,好吗?”“好哇,玩什么呢?”“来玩跳绳的游戏吧”。可见,幼儿的游戏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兴趣或愿望,而不是由别人所能够支配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游戏都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让幼儿自己发挥呢?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幼儿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以保证幼儿游戏的正常进行。
一、智力游戏的结构。
        智力游戏属于有规则游戏,它是依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而设计编定的一种有规则游戏。它以生动、新颖、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是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智力游戏的结构包括:
        1.游戏的任务,即在游戏中要求幼儿认识的内容和智力训练的任务;
        2.游戏的玩法,即幼儿在游戏中对幼儿动作和活动的要求;
        3.游戏的规则,即确定和评定幼儿的游戏动作和活动是否合乎要求的标准;
        4.游戏的结果,即幼儿在游戏中在努力达到的目的,是判断游戏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志。
二、智力游戏的种类及特点。
        1.根据智力游戏所使用的材料,可将戏智力游戏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利用专门的玩具、教具、自然材料、日用品进行的智力游戏,如积木、套碗、积塑等;二是利用图片进行的智力游戏,如棋类、纸牌、拼图等;三是利用语言进行的智力游戏,游戏中不接触图片、实物,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游戏任务。

        2.根据智力游戏的任务,可将智力游戏分为:一是训练感官的智力游戏;二是发挥想象、锻炼思维的智力游戏;三是发展语言的智力游戏;四是练习记忆的智力游戏;五是训练计算能力的智力游戏。
        3.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智力游戏的特点是不同的。小班的智力游戏比较简单,游戏任务容易理解、容易完成,游戏玩法具体、简单,游戏规则一般比较少,开始时对全体幼儿几乎是同一规则要求;中班幼儿的游戏任务比小班复杂多样。游戏的动作逐渐多样化,游戏规则更多地带有控制性。游戏中除运用具体实物和教具外,还增加了一些语言的智力游戏和竞赛的因素。大班幼儿智力游戏的任务、内容都较为复杂,要求幼儿在智力游戏中进行较多的智力活动。游戏动作要求较高,主要是比较复杂的、相互联系的、连贯的迅速的动作。游戏规则的要求也提高了,幼儿不仅要严格控制自己,遵守游戏规则,而且要迅速、准确地执行游戏规则。

智力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教育作用主要是:有趣的智力游戏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努力完成任务的坚持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有助于幼儿形成乐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智力游戏一般要求幼儿善于和同伴合作,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完成游戏任务,这有助于幼儿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习惯,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幼儿园教师对智力游戏的教育与指导。
        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的智力游戏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实现一定的教育要求。智力游戏的指导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为幼儿进行智力游戏创造条件。幼儿进行智力游戏往往需要各种玩具、教具及其它材料。教师应根据教育要求和幼儿的实际需要,为幼儿选择、制作各种玩教具。玩教具在室内摆放的位置,要以便于幼儿自由取放为原则,同时要注意更换和增加新的玩教具。对于新的玩教具,教师要教会幼儿玩的方法,然后让幼儿自己玩。
        2.教会幼儿正确地游戏。每个智力游戏都有一定的教育任务,要通过游戏的玩法与规则来实现。因此,幼儿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游戏的玩法。教师可以用生动、简明的语言及适当的示范,向小组或者个别幼儿介绍游戏的目的、要求、玩法以及规则。如果是有操作练习的游戏,还应事先教会幼儿必要的技能。幼儿之间也可以互教互学。在游戏进行中,教师要根据幼儿进展的情况,随时给予指导,督促幼儿遵守规则,要求他们按既定的玩法、步骤认真地完成游戏任务,逐步能独立地进行各种智力游戏。由于年龄的差异,在指导小、中、大班时,要有一定的侧重点:小班的智力游戏多是利用教玩具进行的,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通过游戏玩教具的出现,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在游戏中教师的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有些讲解可以和示范动作相结合,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要不断提醒他们遵守游戏的规则。中班幼儿的指导仍需要示范和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游戏中,教师应注意检查他们对游戏的玩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执行游戏规则的情况,使幼儿明白,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有趣味。教师要鼓励幼儿关心游戏结果,并努力争取好的游戏结果。对大班幼儿智力游戏的指导,主要是靠语言进行的。教师要依靠语言讲解游戏、要求幼儿独立地进行智力游戏,并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最好的游戏结果。教师还可以要求幼儿对自己的游戏结果进行适当地评价。
        3.要注意对个别幼儿的照顾,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智力游戏。教师应当按幼儿的不同需要,提出共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练习。尤其是对能力差的幼儿,应更多地鼓励、吸引他们参加智力游戏,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游戏能力。
        4.广泛地利用智力游戏向幼儿进行教育。智力游戏条件简便,方式灵活,游戏时间、课堂上及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采用,以向幼儿进行教育。教师要更多地利用这种游戏来复习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技能,还可以利用它来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总而言之,幼儿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儿在活动中自身认知有限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适时的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身的定位,以游戏伙伴的角色介入幼儿游戏中,加强幼儿同游戏环境、游戏材料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另外在指导过程中应善于观察,根据不同幼儿自身特点从而进行适宜的指导行为,并要善于总结,认识自己在指导过程中存在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加强自己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能力。但是,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仅仅靠教师在幼儿游戏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只有统筹社会、家庭等多个方面形成统一的指导,才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姚伟,《游戏活动与幼儿成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孙向阳,《放飞天性:幼儿游戏新编》,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3]黄珍,《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及其指导》,学前教育研究;
[4]唐金华,《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学前教育,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