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江苏省邳州市议堂镇中心小学221300
【摘要】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高了教学效率,今后需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微课;应用实践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后续教学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推进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兴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实践应用,以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也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转化思维观念,科学的应用好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微课进行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否在一堂课的前5min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教学内容之上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所以需要提高对课前导入的关注度。实际教学中,若想要利用微课来完成课前导入,必须要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充分参考学生的兴趣点。由于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对于互联网技术沾边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应用微课也可以迎合其兴趣点,让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教学活动之中。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微课来给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资料,让学生学习、了解这一篇童话故事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在动态的展示模式之下,学生能够对这部分知识建立起系统、直观的认识与了解,而且动态的素材展示方式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拥有强大的吸引力。【1】待完成以上内容的铺垫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入课文内容的讲解。对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已经在前期的课前导入环节产生了对于这一篇童话故事的探究欲望,所以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二、创设教学情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路、革新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打造高品质、以生活内容为核心的教学情境,既要让其学会语文知识,又要帮助其实现对于语文知识的熟练运用。【2】这一环节的改革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最终实现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融入生活的改革目标,促进其全面发展。以《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这三首古诗的教学为例,每首古诗描述的都是不同的自然景色,而且作者在创作古诗时也都在别具一格的景观中注入了自己独有的情感。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的壮美情怀,可以先利用微课并从学生熟悉的景观着手引导其发散思维、体验感悟。具体来说,可以先从网上下载相关主题的景观图片,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看到这类图片时的感受,以引导其发散思维并且在这方面的分析活动中注入情感。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再引入以上三首古诗的基本资料,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地拓展学习。期间,还可以继续尝试利用微课对相关素材进行动态展示,进而增加语文教学工作的代入感。
再者,引导学生从生活场景着手理解学习古诗也有助于加深其对于相关生活经验的认识,所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上教学中,重点在于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其综合文学素养。
三、利用实践性质的微课教学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材的容量问题一直都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发挥的主要因素。很多时候,教师并不是不想拓展教学内涵,但就是因为缺少相应的素材而不知道该如何动手。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带有实践性质的微课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期间,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其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这一环节改革的关键在于利用微课完成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动态展示,进而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发散思考,加强其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以《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为例,这是一篇带有科普性质的童话故事。课文以“两只小蟋蟀”为主角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而且其中还涉及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知识点,例如“牛有四个胃,只有第四个胃才拥有消化功能”等。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课文之余可以尝试在微课的辅助下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点,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这一年龄段的小朋友来说,牛有4个胃可能是他们难以理解的,所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进行学习、了解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求知欲,进而帮助其养成正面、积极地学习态度。
四、利用微课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感受语文之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兴教学手段、教学媒介已经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当然与之相关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部分老师过于推崇微课教学,其认为在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借助其“短小精悍”的优越性,可以为教学改革带来新思考。还有部分教师一味的抵制微课,其认为应用这一教学方式会弱化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综合来看这两方面的争论都是相对片面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微课来活跃课堂气氛,进而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之后再引导其感受语文之美,便可以提高其综合语文素养。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笔者准备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纪录片,通过视频以及音频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西沙群岛的景色,加深对西沙群岛的了解和认知。之后又在讲解课文的间隙利用手边能够搜集到的素材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度拓展,这之后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虽然无法亲身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景色,但他们也都学的非常认真。最后笔者鼓励他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进而在自己有能力之后亲自看一看祖国的壮美山河。提出这一倡议之后,笔者感受到了从学生眼中流露出来的希望。
【总结】语文这门学科可以说伴随学生生涯的重要课程,它不仅决定着学生的考试升学,也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而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开展教学改革,则成为了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推进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使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琳. 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59.
[2]赵璐.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微课的应用[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