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梅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郎家庄乡涧子小学 河北省 073104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改革,互联网技术的大范围普及,互联网在课堂上的应用逐渐增多。在目前“互联网+”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同互联网结合应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如何做好“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其相对于传统枯燥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具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创新与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互联网+”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那么,怎么样才能有效运用“互联网+”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呢?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1、“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分析
1.1、“互联网+”背景下语文教学资源与学生心理特点更契合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都还处在刚刚开始逐渐发展成熟的时候,所以一般来说,小学生更乐于接受具体的形象,而对语文课程中的文字描写等大多不感兴趣,也相对不愿接受。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大多会通过网络选择一些图片、视频等资源,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
1.2、互联网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比起小学时理性动脑的数学或者具有文化差异的英语,小学语文多是基础知识,学生在小学时学习语文主要是通过基础性的学习培养对文字和语言的感知能力,为日后学习更高层次的语文打下基础,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会影响学生以后的语文生活。但是想要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成绩,必然少不了多次练习和对知识点的巩固。所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互联网教学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更具体形象的知识,将文学特有的感性变成理性的知识,让小学生能有基础性的学习语文的整体思维框架,利用网络技术带领学生反复了解反复练习,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研究
2.1、运用互联网进行课后的监督,提高作业质量
作业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后,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的监督,规定时间让学生在线上进行打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也能够直接看到学生作业的反馈,并进行线上的指导,既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也减少了第二天的工作量。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第四课,《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在课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背诵这三首古诗,并进行默写以及完成课后的练习题。我让学生利用手机录制自己背诵古诗文的视频,然后发送给我,进行检查。在学生默写的过程中由家长进行监督,规定在晚上八点之前进行作业打卡。在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学生打卡的时间会比较晚,并且也会出现忘记的情况,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学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模式,养成了按时打卡的好习惯。每天的作业都能够按时完成,而且保证质量。
学生养成了习惯,在其他的学科也取得了良好的表现。
2.2、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必然会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互联网的各种功能,即使互联网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样也存在不利的影响。互联网世界信息复杂,真假难辨,小学生年纪小。所以,学生如何正确选择学习资源利用网络工具是很重要的,教师不仅需要正确地指导学生,自己也要有相当程度的信息素养。教师要注意提高微课等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在利用视频教学和吸引学生时要注意时长和效果。由于互联网世界是一个花花世界,小学生自制力又不强,很容易误入歧途,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分辨网络上信息资源的好坏,选择优质的、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信息。
2.3、APP的应用
叶圣陶先生曾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强调:“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教学重在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创造性运用的能力。美篇App创作最基本的形式是“图片+文字”。捕捉美景本身就是对创作素材的提炼,镜头即是对写作画面的定格。心中有画面感,写作时才能善于描写,笔端带情,个性化呈现景。美篇创作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会了观察,懂得有选择地抓住主要景物进行描写,充分运用比喻、拟人、联想等手法,展示个性特点,呈现画面感。因此,随着片段创作的熟练,暑期的旅游见闻、活动感受等篇章的创作也就水到渠成。显然,这已不仅是一次片段写作的训练,而是一次综合性的实践,一次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上交流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展示自我,同时有的学生还可能由于胆怯而不愿直面交流,或无法做到畅所欲言。让学生课下在微信群展示交流,可谓创设了一个开放、轻松的空间,不受时空限制,不用担心紧张感影响展示效果,每名学生都可以自由欣赏,分享观点,提出建议,互学共进,因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4、云平台助力教学评价,为高效课堂不断助力
评价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评价多是以考试的方式来展开的,这样的评价非常片面。然而,“互联网+”背景下的评价可以利用云平台,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参与评价。云平台具有记录信息的功能,可以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互联网+”背景下的评价是立体式、全方位的评价。例如,在评价学生某一次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写好的作文加上编号和自评上传到班级空间中。作文自评主要是从作文的创作背景,还有作文亮点等方面来展开。任何学生都可以在登录之后查看,并对此做出自己的评价。最后,教师可以评阅学生所写的文章,查看学生的自评与其他人的互评情况。自评与他评不但能够反映学生的创作质量,同时还可以看到他们对学习的态度。综合这些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打分,以此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之中,教师一般会给学生的作文打分并写下评语。然而,“互联网+”背景下的作文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而是包括了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不仅是这个过程中的被评者,同时又是评价者。学生评价、反思等高级认知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了有效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获得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遇。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和努力使用网络,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课堂感受,也更有利于小学生知识的
学习,如果正确运用互联网,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必然会有很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巧巧,王忠厚,王晶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24):64-69.
[2]林峰.探析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阶段的信息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9(34):75-76.
[3]]刘锐.信息技术融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思索[J].华夏教师,2019(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