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世军 (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中心小学 吉林 通化 1342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8-054-02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是青少年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名义,围绕某一主题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科技实践活动。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多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导航》就是其中的一项。
一、活动背景
青少年是一个人成长的美好时期,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有用人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心理的发展与成熟。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们农村学校教育和儿童成长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这些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是离婚率高,单亲家庭多;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增加,留守儿童多;家长年龄偏小,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跟不上。这些现象使约五分之一的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自私、攻击、孤僻、焦虑、自闭等种种外显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严重的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目前农村教育工作丞待解决的问题。
二、活动措施
1、“心语信箱”架桥梁。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我们在各班设置了“心语信箱”,让学生把心里的困惑、烦恼,不便向老师倾诉的都写在纸条上,投进信箱。班主任随时打开信箱,通过这些纸条了解学生的心声,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三年来,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近80件学生心理困惑,有效地架起了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2、心理健康问卷明信息。
根据“心语信箱”交流活动了解到的情况,我们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于是,我们参与了《学校建立心理危机预防机制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并科学地设计心理健康问卷试题,进行调查,从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采取措施正确引导,预防小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通过问卷了解到全校184名学生,达到要求的有112人,占60.9%,基本达到要求的有32人,占17.4%,未达到要求的有40人,占21.7%。这些信息为我们采取疏导措施提供了依据。
3、校园广播站做宣传。
结合“心语信箱”和问卷调查了解到的信息,我们科学地有针对性的设计内容开展宣传活动,其中包括校园新闻,弘扬正能量;法制讲座,培养法律意识;佳作欣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心理健康讲座,排解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校园广播站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阵地。
4、综合实践活动学合作。
为了改变一些特殊家庭中孩子的自私、孤僻性格,我们组织了多种多样的合作性的活动,引导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学会谦让、欣赏他人。
(1)手工制作,学会合作、欣赏。
通过捏橡皮泥、做水果拼盘、剪纸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作品,感受合作的愉快;再通过自我评价、对组内成员评价、对他组作品评价等方式,促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2)家务劳动学会合作、谦让。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广泛,其中家务劳动是其中之一。在这项活动中,我们选择包饺子、拌凉菜等。在组织学生包饺子时,小组同学分工和面、切菜、和馅、擀面,全体人员动手包,形态各异的饺子让同学们笑声不止,着实感受到合作劳动的快乐;品尝饺子时,同学们都很谦让,而且把自己的劳动成果送予他人分享,彼此都很开心。
(3)科学实验学会合作、评价。
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找规律、得结论。只要实验成功,结论正确,方法新,合作效果好,就加以鼓励。根据学额少的特点,做实验时,我们基本6人一组,自己准备物品,挑选器材,组员分工动手实验,动脑思考,交流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最后,孩子们研究的结果既丰富又有趣,远远超出教师的设计内容。他们在分组合作活动中,把玩和学结合起来,兴趣和智力得到了发展,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在和谐的合作探究氛围中,不但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而且还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在探究后的评价中,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成绩与不足,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优化。
5、良好风尚促成长。
为了培养学生敬老爱老和积极为社区服务的良好风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意识,学校少先队每年在学雷锋纪念日到社区服务,重阳节组织学生、党员干部捐款购买日用品和食品去乡敬老院慰问老人。号召学生平时休息时去敬老院打扫卫生,给老人表演节目,把关爱和欢乐送给老人。这项活动已坚持十几年了。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有效地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6、“手拉手”活动送温暖。
在集安市团委的号召下,我们学校坚持开展“手拉手”爱心捐助活动,这项活动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爱心意识。每次号召每人捐一元钱,但实际捐助的要远远超出这个数目,有的孩子甚至把“压岁钱”都捐出来。这些钱都用在了学校贫困学生的身上,使他们能穿上新校服参加庆“六﹒一”活动;能买上新学具投入学习;甚至帮助家庭坚决一些生活困难,让他们不再因贫困而烦恼。
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其他活动,如:建立“心理咨询室”,在其它学科学习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定期召开学期家长会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进行普法教育,邀请市科技馆领导在每年的清明节对学生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等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常态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活动效果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为全校学生营造了健康成长的氛围。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逐渐减少,学会了团结互助、感恩、宽容等。单亲家庭及留守儿童的脸上绽放了笑容,言行也有了自信,厌学、逃学、孤僻、攻击等现象到目前为止不再发生。去年入学的一个患自闭症的孩子,刚到学校时整天又哭又闹,不能正常上课,一学期后,便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课堂上状态趋于正常。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心理上感到安全,学习上有快乐。言行上懂得谦让、友善,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总之,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