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 (四川省泸州泸县石桥镇马溪中心小学 四川 泸州 6461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8-010-01
体育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小学体育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需要立足于实际,秉承先进的教学思想;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采用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定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1.学生通过制定适宜学习目标,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2.通过体育训练培养的优秀品质用于学习、生活、工作中,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3.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训练,产生心灵愉悦,排解学习压力和不良情绪。
4.学生为了完成训练目标而集中注意力,克服自身不足之处,培养迎难而上精神。
5.学生通过身体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6.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体验到教师和学生的关爱之情,学会如何和教师和同学相处,学会尊重和互相帮助,这给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7.合作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合作和竞争,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8.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逼真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养成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
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1.立足于实际,秉承先进的教学思想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学科长期得不到应有重视,尤其是小学,上至2学校领导,下至学生,都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等主科上,认为体育成绩好坏无关紧要,以至于一些体育教师敷衍了事,不认真讲课,对学生不闻不问。而学生呢,认为体育课程不重要,内容枯燥,形式陈旧,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主科学习上,以期升入更好的学校,一些学校领导把体育教师匮乏作为借口,体育课时常被主科占用,甚至一些学校领导取消体育课。有鉴于此,小学体育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为此,笔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应秉承先进的教学思想,摈弃世俗偏见,立足于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争取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把体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中,在资金、器材、师资等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此外,体育教师应立足于场地、设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实施教学过程,搞好体育课。
2.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其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鉴于此,体育教师要精神抖擞,严以律己,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为学生树立模仿标杆从而更好的感染学生。
3.体育教师要正确示范和详细讲解动作要领
体育课和其他学科截然不同,需要体育教师正确示范,体育教师示范为学生模仿提供标杆,其重要性不可或缺。模仿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模仿教师来掌握动作要领,因此,教师正确示范至关重要,在示范过程中动作要规范、自然和流畅。教师教学能力对学生起着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为此,教师要不断汲取先进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语言是体育教师传授动作要领的主要途径,语言讲解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通俗易懂,形象和生动,不仅能体现重点,有序和高效开展体育教学,语言讲解和教师知识结构、思想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体育学科认识程度等等方面联系密切,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形式,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的快慢、高低、轻重等等,拉近体育和学生距离,让学生直观感受体育,让学生深入体会体育,激发学生求知欲,如果教师语言平淡无奇,脱离教材内容,那么语言讲解便会丧失其应有价值。
4.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较强课堂组织能力
学生需要在教师因势利导下进行模仿和训练,如果教师课堂组织能力较差,势必会导致师生互动性不强,学生的一些错误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为以后的训练带来消极影响,为此,体育教师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小学生,学习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健全、学生人数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体育水平,为此,体育教师要创造性运用操场、器材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训练的趣味,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鉴于此,体育教师对教材内容感悟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
5.体育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师对学生认识不到位,那么教学工作很难再上一个台阶,小学生心理和身体快速变化,他们对于知识认识程度大不相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生理特点,还应有意识,有步骤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对知识态度,只有深入了解每位学生,才能为高效课堂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同时只有深入了解每位学生,才能提高教学针对性,立足于不同层次学生思维、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做出相应的安排,在因材施教中提高教学质量。
6.体育教师要研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许多小学生不喜欢体育活动,尤其是女生。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存在不同的心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这需要体育教师灵活选择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举止大方,语言幽默,教学严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力求课堂具有乐趣性、游戏性、竞争性,赢得学生信任和支持,让学生以更加开放和自主姿态参与学习活动中,教学质量自然有所提高。
7.体育教师要完善知识结构
知识需要一个产生、变化的过程,而知识一旦陈旧,很难适应变化的形式,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满足学生求知欲,更新教学思想,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且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三、结束语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笔者认为,只要对体育充满热情,关爱每位学生,除了要做好以上几点之外,在生活中努力学习,尽可能参加一些高质量的研讨会,就一定能搞好体育课,为体育教学质量提高贡献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