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斌 (安岳县顶新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四川 资阳 642300)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得到高度重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是提升初中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引导建立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引入思维导图这种图式理论的新型教育模式,探讨如何通过该模式来促进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8-012-02
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思维导图作为具有良好工具性和可视化思维教学新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阅读内容,理清文中相关英语知识的重要助手。因此很多老师已经开始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进行思维导图应用的探索。
1.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
1.1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是指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综合品质,从而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是指在英语这门外语课程学习中,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表达能力、英语思维和学习英语及其文化的能力。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要培养初中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发展学生英语思维。
1.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
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学科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是对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知识掌握、综合运用、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初中英语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也适应了目前全球一体化发展大背景需要,通过锻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等,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不断进步。而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载体。在当前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中发现,强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供。
1.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初中英语阅读一直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来源于以下方面:一是老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过于关注对词句、单词等的讲解,只是向学生讲解文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对其他文本阅读和理解上存在不足,学生对以英语思维来理解文章内容上与核心素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初中英语阅读教材的内容更新不够,比较枯燥和单一的内容让初中生没有学习兴趣,从而不愿意主动进行阅读学习。三是老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教的过程,互动交流不足,导致对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状态、学习程度了解不清,教学效果不好。四是老师对英语阅读的教学集中在具体篇目的讲解中,没有结合文化背景进行深度讲解,导致学生只能是依据词句的意思来进行理解和感受,难以实现阅读的创造力和迁移力。这种浅层次的教学,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
2.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2.1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是有助于心智培养的一种新型实用工具,是基于发散思维理论建立的简单却有效的图像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最主要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能利用图文的形式将各种主题关系、隶属层级和相关层级表现出来,让主题的关键词和一些图像、颜色建立直接的记忆连接,从而帮助使用者将一些规律和特点更好地应用于记忆思维中。思维导图是平衡人们发展科学和艺术、逻辑和想象的重要工具,和人类思维功能原理一致,可深度开发大脑的潜能进行知识的深入学习。形象化的方式是思维导图引导人类实现放射性思考的重要渠道,人类大脑学习外界知识、接收外界信息往往是由多种元素组成,如文字、数字、颜色、图像、音符等,但这多种元素在围绕一个中心分布后,就会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个思维节点,这些立体的放射性结构就是大脑中记忆的表现,这些链接在一起的神经元组成了人类的脑力数据库。
2.2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优势
一是思维导图应用于学习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帮助进行理解记忆,有效提高注重英语阅读学习的效率。在利用关键字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必须要思考这些词句的要点是什么。这种思考过程,让学生的左右脑都能得到锻炼,特别是颜色、图像、形状和想象力等右脑负责的功能,和左脑的数字、逻辑、词汇的内容相互结合起来,会进一步加深对英语知识的深度记忆。
二是思维导图让学习精力更加集中,聚焦在关键知识点上,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导图采用的连接线是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进行主动思考的桥梁,这些连接线之间的关系层次,帮助学生中更好地整合知识,阅读文中的内容。特别是思维导图的发散思维模式,正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能促进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学生在画出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让发散思维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便于理解和记忆。
三是思维导图的衍生性,帮助学生把英语学习中的新旧知识都很好地衔接起来。新旧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过程,思维导图能让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优化,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连接,也就促进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实现。
3.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途径
3.1要利用思维导图建立“总分总”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帮助学习进行整体阅读训练,应该注重从总的观念上看阅读整体,从局部看阅读内容,最后再用整体方法指导学习进行理解。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思维导图能发挥很好的思维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对阅读文章的思维框架,理解整文的结构脉络。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和图像等记忆的过程中,不仅掌握阅读内容的中心思想,还对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写作意图更加清晰明了。
3.2要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思维,对英语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英语老师要意识到英语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成国际文化意识、拓宽文化视野的渠道。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材料文化背景的梳理,就是要帮助学生对文中涉及和隐含的文化现象有比较具体的认识,在发散思维下,对异国文化基因和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对比,以方便其理解。
3.3要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不断增加英语课外阅读量
英语作为语言学习,必须坚持有大量的阅读输入,帮助学生熟能生巧、厚积薄发。只有在大量的阅读理解基础上才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已经学习的英语知识,丰富英语认知的图式。阅读是一种技巧,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帮助阅读技巧更好地巩固和提高。学习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效率,对关键词汇、重要知识点的领会,从而有时间增加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范围。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初中阅读教学的助力。思维导图这种良好图示学习新模式,能帮助初中生在英语阅读中更准确地理解关键知识点,掌握文中内容脉络,梳理文章涉及的相关句式结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实际进行大量的探索实际,以提高思维导图应用的成效。
结束语
初中英语阅读是很多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是对思维导图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特点,探讨了如何将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建议利用思维导图建立“总分总”的阅读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背景,促进学生不断增加英语课外阅读量,不断增强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梦.初中英语思维导图式读写课微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76):104-105.
[2]靳娴.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0(32):8.
[3]张喜英.让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词汇教学[J].新课程,2020(3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