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华 (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中心小学 吉林 通化 1342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8-023-02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教育观念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法也应随之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小学作文批改是否能真正摆脱“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传统批改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成为主宰作文批改的主人,这需要我们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大胆的探究、尝试与改革,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一、教给方法,学会自改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在学生完成作文后,都要训练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先做示范,学生学会自改方法。学生要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按一定的步骤,学会掌握常见的批改方法。
(一)明确自改作文的基本步骤
1.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全貌,确定批改的重点,划出错别字与病句;
2.逐段逐句地批改,写出眉批内容;
3.复看全文,给予总评和打分。
(二)明确自改作文的基本内容
1.明确内容上的批改。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健康;表现中心的材料是否切实、可靠、充分等。
2.明确结构上的批改。文章的开头、结尾写得怎样;过渡与照应安排如何;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意思是否连贯;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等等。
3.明确语言文字上的批改。包括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行款格式,书写等方面的批改。对那些错别字,不规范的繁体字,简体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不准确或文理不清的地方;增补漏掉的字词;删去多余的字、词、句,调换一些字词的顺序;改换不恰当的词句等等。
(三)明确自改作文的方法
明确基本要求后,教师可收集学生的习作,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通过投影或打印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读一读。教师根据习作的实际情况作针对性的评点与修改。让学生明白要批改些什么,怎样批改,为什么要这样批改。然后,放手让学生依照基本方法,独立批改自己的习作,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是能掌握其中的要领的。
二、生生互改,取长补短
学会互改作文,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之一。学习互改作文前,必须构建相应的学生批改作文小组。可以按座位划分小组或同桌结对等,4人左右为一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
实施互改时,参照前面的作文批改步骤,作针对性的批改,要求学生努力在批改的文章中找出写得好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好,怎样评点这些好地方;同时也要找出存在问题的地方,共同讨论怎样修改才算最好。最后还可以在小组内予以相应的评价。互改结束后,由每组的组长汇报组里批改的情况,汇报后可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教师作点评,通过安排多次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互改作文的方法。同时在互改中互学共勉,共同提高。
无论是进行自改训练还是互改练习,教师都要作必要的学情了解及指导。教给他们批改符号的应用,看一看学生如何在作文本上点、勾、划的;看他们如何眉批和总评;听他们讨论和提问;了解他们遇到哪些困难等等。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才能及时发现新情况,指导他们解决新问题。
三、教师批改,引导为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参与作文批改的角色不同了,要站立在主导的位置上。如何发挥教师批改作文的主导作用呢?实践证明,教师的批改必须在学生的自改及互改的基础上进行,这是作文批改的提高阶段。
(一)批改的要求
1.批:就是写批语,用非常简洁的几句话来评价整篇文章
或某一局部的优点或缺陷。批语有眉批和总评之分,眉批写在右侧,总批写在篇末。批语要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做出评价,或者侧重评价作文的思想内容,或者侧重评价语言文字,或者侧重评价书写格式,写作态度等。
2.改:就是修改学生作文中,词语上的毛病,标点错误和局部的材料安排顺序不当等问题,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增,就是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要求增加原稿内容或者增补原稿中脱漏的字、词、句、标点;删,就是把原稿中多余的字、词、句、段或者标点删去;调,就是把原稿中排列次序有错误的词、句、段调到正确的位置上;换,就是把原稿中使用不当的词句,不合理的叙述更换成恰当的词句、合理的情节叙述。要使用相应的修改符号,以保证书面的干净、整齐。
(二)批改的形式
1.眉批。
眉批评语的要求:
(1)鼓励性。每个孩子的作文都有闪光的地方,哪怕是一句话、一小节,甚至是一个词用得好,都要予以肯定。批改时挖掘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好开头好结尾等用眉批加以肯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2)启发性。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得体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启发得当,学生心情畅快,自然而然会想办法把文章中有问题的地方改正过来。
(3)针对性。学生的写作基础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因此,批改作文时应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设计眉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各有所得。
(4)沟通性。作文发给学生以后,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眉批的意见和态度,对眉批有意见的学生,教师要与他们分别进行交流,交换修改意见。对眉批中提出需要修改的内容,一定要督促学生认真完成。
2.总评。
总评是对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文字或写作态度做出总结性的评价。批语写得精当,对于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总评要体现以下方法和作用:
(1)通过评价,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教师在批改中要以正面诱导 表扬为主,正面表扬能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乐趣,增强信心。
从鼓励学生习作入手,尝试用上如下的评语:“我为你的成功而喝彩!”“进步,应该是你永远的追求。”“你的见解很独特。特别的你,总会有特别的表现。”“希望下次再给我一个惊喜。 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作文最终要有一个等级评价,以此激励,好的作文打“优秀”。对差的习作尽量不打不及格,要通过面批后再让学生修改,如确有提高,照样打较高的分数,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人生观。
学生作文不但是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所以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
第一、要给予热情的赞扬。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
第二、要给予情感的抚慰。学生虽小,但其作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通过情感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第三、还要有感情的延续。孩子的情感从内心流入作文里,又从作文流向老师的心间。老师又把一份真诚一份情谊借助文字注入孩子情感中,滋润孩子的心田,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3)通过评价,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
学生既富于情感又不成熟,作文评语理应影响他们做人的尺度,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成长。所以作文中老师的评语如能达到文字相通,情感相通,他们会情愿走进这片芳草地,催化写作的热情,激发写作的兴趣。
教师给学生批改作文写的评语,不要是简单的,生硬的说教,而应该是娓娓的交谈。因为,老师几句赞美的话,真挚的话,会沟通师生的心灵,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欣慰和快乐,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加地乐于去写作文了,所以,老师写好作文中的评语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