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患者病情突变的急救护理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冯博
[导读] 探讨门诊输液患者病情突变的急救护理应用价值


                   冯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京南医疗区复兴路门诊部;北京100036)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病情突变的急救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10-2019.10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出现病情突变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经过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输液患者发生病情突变的风险较大,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门诊输液;急诊急救护理;病情突变

   通常情况下医院门诊输液患者数量较多,病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病种较多,每日输液人数量较大[1]。并且门诊输液患者所使用药物繁多,病情复杂,所以极易发生病情突变的风险,所以如果患者病情突变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提前做好急救护理准备工作,在患者病情突变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对门诊输液患者病情突变的急救护理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10-2019.10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出现病情突变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5例和15例,最低年龄22岁,最高年龄61岁,平均年龄(45.12±6.03)岁;病情突变类型:呼吸困难12例,低血糖10例,胸闷10例,过敏性休克5例,晕针3例。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4例和16例,最低年龄22岁,最高年龄63岁,平均年龄(46.51±6.87)岁;病情突变类型:呼吸困难14例,低血糖12例,胸闷8例,过敏性休克4例,晕针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突变类型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纳入标准:(1)均为门诊输液患者,输液时间超过3天;(2)均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依从性较差。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出现病情突变后,护理人员不应拔掉针头,确保静脉流畅,准备好抢救药物,更换新的输液器材,进行吸氧处理,进行对症药物治疗。
  观察组采取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在输液过程中认真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为了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应将容易出现病情突变的患者安置在便于观察的区域。主要内容包括:(1)如果患者出现寒战反应,首先要中断输液,及时调控室内温度,及时测量体温,对其体温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患者出现寒战的主要原因为其机体肌肉组织发生反射性活动现象,导致温度异常提升。(2)如果患者存在高热惊厥反应,首先要合理调整其题为,全面清理鼻腔和口腔中的分泌物,将其衣领松开,头部偏向一侧,在上牙和下牙之间垫好牙垫。(3)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不良反应,这类患者会伴随头晕、面色苍白、意识模糊、脉搏衰弱等不良反应,应帮助其保持平卧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供养处理,了解患者病史,及时测定患者血糖,使患者口服温热糖水,如果病情严重则需要静脉推注50%GS,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4)如果患者存在心肌梗死先兆症状,帮助其保持平卧位,防止来回搬运,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稳定心理状态,进行吸氧处理,使心肌供氧得到明显改善,严密监测其病情。防止其出现休克等不良反应,做好抢救准备工作[2]。(5)心理护理。患者受到治疗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很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消极情绪,如抑郁、不安、紧张、恐惧等,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不佳,严重者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便需要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基于对患者心理情况的全面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增强患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共分为显效(患者病情稳定,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正常)和无效(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共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指标。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输液作为一种临床上十分常用的治疗方法,药物起效时间较短,效果确切,但是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体质、血管位置、血管状态及护理人员操作水平等,导致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突发事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3]。医院门诊输液室的环境和护理质量的优劣对医院的形象以及输液护理质量有决定性影响,但是因为输液室患者数量较多,病情突发风险较大,所以及时采取急救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急救护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对患者突发性、紧急性、实际或潜在的心理、身体健康问题的评估、诊断和实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4]。部分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措施,部分患者并不需要较多的护理干预,部分患者则需要接受转诊治疗。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应对输液患者突发病情事件,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疾病的特点,掌握病情变化情况,尤其是对幼儿和老年患者来说,应增加巡视次数。护理人员还应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静脉穿刺有有效率,减少患者痛苦程度,其次,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通常输液室患者因为多种因素常会产生恐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在遇到病情突发情况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有条不紊地实施护理干预。最后,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为患者发放疾病相关预防手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其消极情绪。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这也表明对输液患者病情突变采取急救护理措施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门诊输液患者发生病情突变的风险较大,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虞舒.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及干预措施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3):282,285.
[2]钟颖.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9):256-257. D
[3]郭丽萍.急诊急救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9,32(z1):96-97.
[4]刘银玲.急诊急救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83-84,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