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护理方案对食管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周莹莹
[导读] 探讨改进护理方案对食管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周莹莹
(西平县中医院外二科;河南驻马店463900)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进护理方案对食管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改进护理方案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SAS、SDS、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行性高。
[关键词] 食管癌;改进护理方案;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2]。手术是该病常用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但手术本身属于一种创伤型治疗手段,可对患者机体组织造成一定损伤,若无法及时得到合理化的护理干预方式,则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3-4]。本研究旨在探究食管癌患者实施改进护理方案干预具体应用效果,从而为该病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3.79±6.12)岁;癌症类型:食管鳞癌27例,食管腺癌14例,其他12例;文化水平:中专及以上23例,高中16例,初中及以下14例。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4.81±6.92)岁;癌症类型:食管鳞癌29例,食管腺癌13例,其他11例;文化水平:中专及以上25例,高中15例,初中及以下1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外科学》中食管癌的相关诊断标准[5],并经其他辅助检查确诊;②可正常交流者;③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缺陷者;③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术前准备、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进护理方案干预,步骤如下:1)环境护理:确保病房内干净整洁、通风,并播放节奏较为缓慢的音乐减轻患者的不安感;2)健康宣教:采用简便语言讲解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手段等知识,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并纠正其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2)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压力的原因所在,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同时邀请临床上恢复效果较为理想的患者分享其经历,并反复强调手术医师技术的娴熟性及设备的先进性,增加患者信心;3)术前准备:指导患者肺功能锻炼、有效咳嗽,术前12h禁食,8h禁水,并仔细核对手术器械、药品的准备情况,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4)术中配合:提前调整手术室温湿度,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治疗;5)并发症护理:给予患者合适体位,合理设置头垫的高度及位置及托手架,确保患者腋下不被压迫,防止臂丛神经损伤;同时在受压部位放置海绵垫,并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的形成;及时清理气管导管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肺部感染;6)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及营养状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营养食谱,确保饮食均衡,并简单告知患者食物的营养成分,对机体产生的作用,提高患者进食兴趣,禁食过硬或辛辣刺激食物;7)运动指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引导其尽早进行下床活动,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机体康复;8)定期随访:每月1次家庭访视,掌握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并对护理干预进行合理的调整,及时解答患者的疑虑。
1.4 评价指标 ①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两种量表均涵盖20个条目,均采用四级评分,患者得分越高其焦虑、抑郁程度越深;②生活质量: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6];③并发症:记录患者术后出现臂丛神经损伤、压疮、肺部感染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SF-36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病,且男性多于女性,遗传、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均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的治疗手段抑制病情的恶化,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较低,加之自身的不适感,导致其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及预后效果。临床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7-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表明食管癌患者接受改进护理方案干预,可有效优化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究其原因在于于患者入院后,采用恰当的方式,可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疏导其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应激反应的产生,增进医患之间关系,提高患者主动治疗的积极性,利于预后[9-10]。术前给予呼吸训练,术后施以呼吸道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排痰能力,确保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同时给予患者舒适体位,定时对受压部位按摩,可有效促进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预防臂丛神经损伤及压疮的发生[11-12]。且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因其进食能力发生障碍,加之机体的高消耗,导致患者术后出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因此改进护理方案干预中,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其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营养摄取充足,同时指导其适宜运动,增强抵抗能力,促进机体各项组织器官的恢复,加快康复进程,促进患者康复[13-14]。此外,定期家庭访视,便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调整护理干预措施,强化患者康复效果,利于预后。
  综上所述,改进护理方案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患者中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提升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卢凤丽,李艳梅,周方正.持续质量改进对食管癌患者主观幸福感、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10):41-45.
[2]李云鹰,王琼莲.优质护理在胸腔镜治疗食管癌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5,36(8):1195-1197.
[3]阎莉,尤振兵,田文泽,等.过渡期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4):1983-1986.
[4]张玉芬,张荣泽,刘庆利,等.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37(10):1594-1595.
[5]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9.
[6]何淑平,郑惠萍.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6):666-668.
[7]何吉,尤振兵,田文泽,等.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2):2052-2054.
[8]林哲莹,姚晓冬,吴桂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8):580-582.
[9]焦妙蕊,杨福娜,王艺卓,等.团体心身干预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8):948-952.
[10]李英,易红梅,肖英,等.心理治疗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5):164-167.
[11]赵芬,李克敏,周琼,等.全程规范化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6):609-611.
[12]李露,高欣源,李剑华,等.呼吸训练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61-64.
[13]兰安妮,孙建荣.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吻合口瘘患者营养状态及临床结局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4):571-573.
[14]郝玉英.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医学,2015,36(8):1202-1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