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施锦柏
[导读] 探究我院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具体内容及相应改进措施。

施锦柏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江苏盐城224100)
摘要:目的 探究我院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具体内容及相应改进措施。方法 此次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门诊西药房300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规范》等相关标准分析处方的合理性,并分析具体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300张门诊西药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共9张,占比3.00%,用药不适宜处方共5张,占比1.67%,超常处方共1张,占比0.30%,。结论 导致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因素较多,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改正,从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门诊药房 不合理  处方点评 
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300张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儿科处方98张,普通处方151张,急诊处方51张。排除麻醉用药及精神用药。
2.方法
2.1点评方法
   参照《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管理规定》、《药事管理标准》[3]及药物说明书等进行处方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详细查看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是否书写正确,内容有无缺失情况,药物的型号、规格、单位等有无书写差错;不适宜处方。分析药物的用量、用法等有无不当,查看有无重复用药问题,遴选药物不当情况等;超常处方。分析有无无正当理由用药情况,分析有无开具高价药物情况等。
2.2观察指标
    计算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出现率,同时分析相应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3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 统计软件分析此次研究结果,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差异以p验证,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不合理处方原因分析
    此次点评发现,共计不合理处方15张,占比5.00%,其中不规范处方9张,占不合理处方60.00%,占总处方数3.00%;不适宜处方5张,占不合理处方33.33%,占总处方数1.67%;超常处方1张,占不合理处方6.67%,占总处方数0.33%。
3.2 不规范处方分析
    不规范处方原因主要包括:前记内容缺失、书写内容不全、单张处方含有5种以上药物、处方后记缺少药师签名等,具体见表1。


3.4超常处方分析
    此次仅1张处方属于超常处方,存在的问题为患者无适应证用药。
4. 讨论
    处方点评是保证处方开具正确的保障方式,其是根据我国颁布的医疗相关法规、指导意见、技术规范标准等文书,对开具的处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药物使用是否正确等进行评价,从而发现药物禁忌、种类、用量、用法、配伍禁忌等是否存在错误,以此保证临床诊治工作的顺利、正确开展[4]。根据国内相关法规要求,医院内开具的处方合格率必须保持在95%以上,处方点评工作是药剂师的主要工作,也是法律赋予药剂师的义务和责任。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医生每天的工作量较大,开具的处方数量较多,受到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合理处方难以避免地会出现。
    (1)书写不规范处方的类型
    首先,在开具处方时未标注前记,而这一问题也是最常见的失误之一。由于当前国内大多数医疗结构内均将处方由纸质改为数字化,因此导致个别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忘记对输入患者的基本情况,例如居住地址、年龄、过敏体质、生育史等,尤其是儿童患者的特殊体质更加敏感,一旦方剂开具失误,还未标记相关内容,药剂师就很能将这类不合格处方点评出来,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健康隐患。因此,在各医疗机构的处方信息输入系统内,应加入强制提示功能,在必须选项未填写完整并提交时弹出对话框,提示其未填写的部分,并在未改动前禁止执行下一项操作,以此保障处方开具的合格性[5]。
    其次,处方的书写不够完整,或所开具药物与疾病无关。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方剂中药品名混用,剂量输血不全,或者开具药物与所确诊疾病之间无明显治疗关系,造成患者服用后对病情无明显改善作用,增加医疗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例如,当患者被确诊为单纯性高血压,而医生所开具的处方包括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片,共30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剂:5mg/片,共16片;阿莫西林:228.5mg,共12片;维生素D咀嚼片,每日1片,共60片。这一处方开具较为混乱,其中阿莫西林是药物的学名,而是药品名称,而处方中所记录的应为具体的药品名称,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缓释片等,且药物剂量标注不够准确,所开具的剂量为每片还是总剂量未明确标注。同时,阿莫西林和维生素D咀嚼片均与处方中其它药物的治疗无关,也与高血压治疗无关,因此属于典型的不合理处方。处方的开具必须严格遵照疾病确诊类型开具,所提供的药物也必须均与该疾病治疗有关,必须保证服药后治疗的有效率[6]。
    第三,对于处方中药品使用时间超过7d者未标注具体原因,这一问题也是不合理处方发生的重要诱因。例如患者为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医生为治疗呼吸道感染所开具的处方中包含了一清胶囊,规格为0.5g/粒,每次服用1片,每天口服3次,共90粒,处方中的药物剂量为30d,但并未标注开具此类药物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引发药物滥用的情况。处方中药物使用时间一旦超过7d,其病情变化的可掌握度就会下降,医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其病情的具体变化,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拟定。而对于典型的慢性疾病,其服药周期相对较长,此类药物处方开具的时间也不得超过30d,并且要求患者定期返院进行相关检查,从而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7]。遇到因患者个人原因导致处方开具时间过程,如家庭住址不在本市、工作出差等,需在处方中注明,以免在处方点评中判定为不合理,造成处方无法下发,影响患者治疗的时机和效果。
    (2)用药不规范处方的类型
    首先,药物用法用量存在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治疗高血压时为患者开具硝苯地平控释片,其中服药次数标记的是2次/d,但这种药物是由现代控释技术制备而成,药物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十分缓慢,研究表明每天仅服用1次即可达到缓解高血压的效果,如选择每天服用2次,则会引发患者夜间低血压的症状,严重时可引发生命危险。例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时,为患者开具的处方中包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标注每天服用2次,但这种药物如服用2次/d,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按照药效需每天服用3次。同时,还有部分处方中对于药物的使用方法存在错误,例如某些制剂本身稳定性较差,有效成分一旦遇到光线会在一定时间内分解,此时如选择静脉滴注,就会在缓慢的给药过程中造成药效流失,正确的应选择肌肉或静脉注射,在最短时间内给药,降低药效的分解,保障临床治疗效果[8]。
    其次,处方中开具药物具有药效的重复性。例如在治疗慢阻肺合并哮喘患者时,为其开具的方剂中包含了甲氧那明胶囊、磷酸可待因注射液、富马酸酮替芬片剂,这三种药物中甲氧那明和磷酸可待因均含有马来酸溴苯那敏,而富马酸酮替芬还具有地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同时具备与马来酸溴苯那敏同样的抗组胺效果,这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就造成了药效的重复,并且可扩大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嗜睡、咽喉疼痛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第三,药物给药的途径选择不当,例如治疗心绞痛、心衰类的患者时,需在处方中开具硝酸甘油,但如果服用方法标注为口服,就是不合理处方。因为硝酸甘油最适宜的给药途径为舌下含服,研究表明这样可使药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而如果口服就会导致肝脏对药效的过多消耗,使利用率降低到不足10%,且舌下含服一般在2min左右起效,在5min左右可达到最大效果,起效速度也要高于口服用药。
5总结
    本文结果显示,300张门诊西药处方中,总计15张处方为不合理处方,占比5.00%,其中不规范处方占比3.00%,不适宜处方占比1.67%,超常处方占比3.33%。该研究结果与张金杰,王滨,丁召兴等[9]人发表的文章结论相一致。由此证实,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情况依然存在,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影响。那么,应重视处方的管理与点评工作,从而减少不规范、不适宜处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西药房在处方药物调配期间,应严格遵循审核、调制、核查、发药流程,从而降低错误率。另外,安排2名以上药师一起完成四项流程,一旦出现问题处方,及时反馈给医生,叮嘱其重新开具处方或更正处方。同时不断改进并完善医院的处方点评规定,将处方的点评结果同科室相关医生的考核相挂钩,提高用药合理性。

6参考文献
[1]朱晓云.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10):26-27.
[2]许悦婷,罗君樱,黄育冠, 等.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成因与应对措施[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3):161.
[3]杨周萍,邓丽君,李金炜.某医院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3-4.
[4]方益姣.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58-59.
[5]朱双燕,陈瑜.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J].医药前沿,2018,8(27):356-357.
[6]贾雪兰.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J].心理医生,2018,24(26):351-352.
[7]张华.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分析[J].医药前沿,2018,8(20):335-336.
[8]张倩.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成因与应对措施探究[J].药品评价,2019,16(4):21-23,27.
[9]张金杰,王滨,丁召兴, 等.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药房西药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7,24(5):388-3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