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   龚 璐
[导读] 探讨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的方法
   龚 璐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于某院自愿接受全血细胞检查的参与者100例,分析不同血液样本血液细胞检测结果、放置不同时间和温度血液细胞检测结果。结果 2ml血液样本PLT、HGB、WBC、RBC水平高于1ml血液样本(P<0.05)。相同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血液细胞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下,放置不同温度血液细胞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因素较多,在血液标本收集中检验人需要严格控制好检验流程与步骤,提高送检过程的管理,强化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相关控制方法。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1资料与方法
   血液细胞检验为临床常见检验,血液检验一般涉及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信息,具有显著的意义。在检验中能够影响血液细胞检验标本质量的因素具有多种,易对诊断效果以及诊断结果造成影响。为了能够提高临床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以及准确性,检验人员应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并选择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通过把控影响血液结果的因素,能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因此,本次研究对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进行分析,见下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12月于某院自愿接受全血细胞检查的参与者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18~55岁,平均(36.6±10.1)岁。以上参与者均来于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公务员、警察、运动员、学生、教师、军人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同意。
   1.2方法
   分别抽取参与者1、2ml静脉血,对收集到的血液样本做相应的处理,即对标本进行上下混匀处理,混匀8次左右,检测血液细胞,所有研究者采血时间定为早上7:30-8:00,在空腹下收集,收集血液标本6h内需要完成检验。血液储存:检验人员将收集好的血液标本先做抗凝处理,摇晃均匀后,对血液细胞进行检测实验。首先,将收集好的血液标本放于温度为22℃的环境下,静置不同时间。其中,静置0.5h后,取10份抗凝剂配比血液样本,对其进行检测;静置3h后,取10份抗凝剂配比之后血液样本,并做相应的医学检测。静置6h后,将剩余的20份血液检本,取10份抗凝剂配比之后血液样本,做相应的临床医学检测;之后,分析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因素。此外,本研究所用的血常规检验仪器为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XN550)。
   1.3观察指标
   不同血液样本血液细胞检测结果、放置不同时间和温度血液细胞检测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2ml血液样本PLT、HGB、WBC、RBC水平高于1ml血液样本;相同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血液细胞检测结果比较间有差异;相同时间下,放置不同温度血液细胞检测结果比较间有差异,表明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因素较多,如血液标本采集、储存、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故在血液标本收集中,检验人需要严格控制好检验流程与步骤,提高送检过程的管理,从中归纳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相关控制方法。此外,在检测中,检测人员需要切实注意检测细胞信息控制、相关仪器设备功能检测等问题;且检测人员明确试剂与药品,了解仪器与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等。

在检测后,检测人员需要根据结果内容,绘制细胞直方图,根据直方图明确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时,需要结合病理资料与数据信息,从整体进行把握与评价。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十分重要,而加强控制措施,能够提高血液检验细胞的质量,同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对于血液细胞标本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故此要求检测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一一排查有关其影响因素,并进行详细记录,从而对血液细胞检测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掌握,进而针对性提出检测质量控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不同抗凝剂配置比例经过检验,其RBC、WBC、HGB、PLT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同时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和检验结果之间也具有显著差异,在进行实验过程中,仪器使用、标本处理等操作均容易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在研究中提示在实施血液细胞检测过程中,试管剂量一般应控制于2.0ml标准范围中,从而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若稀释倍数低,易导致细胞重合缺损情况发生,若稀释倍数高、易导致细胞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检测准确性受到影响。同时在室温下,不同放置时间中,若血液标本放置时间长、易导致血液细胞形态变化十分明显,从而提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检查结果准确性密切相关,若要控制血液细胞标本质量,应对标本放置时间进行控制。在低温情况下,血液细胞数据指标和室温下血液细胞指标相比,大不相同,由此说明,检测环境温度变化易对血液细胞标本质量结果造成影响,从而提示检验应在恒定温度下进行,若发生温度变化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在医学检验中,影响检测质量因素十分复杂,既有检验过程中血液稀释比例影响,也有操作因素影响,为了保障血液细胞检测相关质量,需要加强其操作处理,实施一项质量控制方式,能预防检验失误情况发生。通过应用质量控制方法后,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加强血液细胞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量控制措施,要求工作人员严格储存、采集、接收标本、运送等,严格按照说明书内容进行,并且实施检验结果二次复查,其与常规质控相比,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弥补常规质控中的不足,对保障血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十分重要,能降低检验质量问题发生率,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准确性。同时本次研究建细胞议,增强检验人员应与医护人员加强沟通,增加医护人员的规范检验意识,加大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若发生检验结果不符合受检者临床症状时,应分析原因。
   临床上在进行疾病诊断时,检测血液细胞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若检测结果不准确,则会影响诊断结果,延误患者治疗时机,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医疗纠纷,所以确保血液细胞检测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在血液细胞检验中,抗凝剂比例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若稀释倍数较低,会使细胞数量减少,使检测准确性降低,并且还与标本放置时间呈反比关系,其原因主要为随着时间的延长,会使血液细胞的形态出现变化,从而影响准确性。所以在血液细胞检验中,要加强质量控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检验前。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活动,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尽量做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并且对采集标本的质量和血液细胞信息进行控制,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等;②检测的过程中,检验人员要确保药品和试剂符合检验标准,并且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尽量减少外界干扰因素;③检测完成后,检验人员要将具体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对细胞直方图进行绘制,并且再结合直方图的形状,判断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4总结
   从上述探讨中得出:血液细胞检测的准备性非常之重要,需要得到相关医院领导及检查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研究显示,临床上在血液细胞检验时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掌握好放置时间、存放条件,控制稀释比例等,对实际中的各个步骤要监督和管理好,并且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提升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陈世明.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中临床医学检验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6):123-124.
   [2]岳玲,程敏.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J].家庭生活指南,2019(12):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